吴晓波最新访谈:这个时代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

2018-07-28 09:58  中国财富网   朱蕾 方悦   原创

  

  在年初的“遇见2018”年终秀演讲中,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对2018年大趋势作出判断:屌丝谢幕,新中产渐成主流。中国2.4亿的新中产,这些追求精致生活的人,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消费的主力人群。

  如何能吃定这群主力,做足他们的生意?

  崛起的新中产

  吴晓波认为,财经就是两件事:一件是供给,一件是需求。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背后的原因是需求端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一批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新中产消费人群正在崛起。

  在过去的年代,所有商品销量都跟价格关系非常紧密,因为那时候是短缺市场,卖得好的东西一定是价廉物美的。

  而到了新中产崛起的这两年,价格变得不那么敏感,它不再是第一要素。决定消费更重要的因素是:我喜不喜欢这个东西?我对他所提供的价值观和审美认不认同?我喜不喜欢产品背后的一些人格化的故事?

  新中产大量购买的东西是源于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品质本身变成了购买的最重要的理由,商品的功能反而退居其次。

  他们对商品有更多元化的要求:我有我喜欢的设计师,我有我喜欢的品牌。当这种变化发生以后,中国制造业有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升腾的国民自信

  跟他们的前辈比,现在这些新中产消费者对商品有了新的理解,他们更加自信,那是国民的一种自信。中产阶级崛起以后,一个国家的国民自信心会大幅提升。

  比方说美国,他们最初推崇的是英国文化,直到一战之后,穿牛仔裤、吃快餐的美国文化才开始形成。再比如日本,最初推崇欧洲文化,二战以后又推崇美国文化。他们国民自信的崛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尤其是1968年东京奥运会以后。日本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早年到巴黎学设计,回到日本东京开公司贩卖他的服装。1969年以后,他重新回到巴黎开了一次个展,名字叫“一块布”。核心主题是,同样的一块布做成裙子,一个是欧美的风格,一个是日本的风格,他要告诉西方人,东方人是怎么理解这块布的,这代表了一种文化自信。

  雨伞的故事

  如果一个女孩子穿得很光鲜,打了一把10块钱的雨伞走在路上,你会怎么看?是不是看起来有点不搭?你会觉得她不应该只打一把如此普通的雨伞。一把雨伞,卖10块钱的时候,它就是遮风挡雨用的,没有其他价值。当有人愿意出三四百块钱买一把雨伞的时候,匠人精神就回归了。

  同样的,一块蛋糕如果仅仅是填饱肚子用,就只是必须品。如果蛋糕上面产生20%的溢价,原因是它比较健康,或者它的背后有一个你喜欢的人,这就是匠人产品。

  吴晓波认为,目前我们在精神层面的进步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的进步。

  匠人的难题

  吴晓波给匠人下了个定义:把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投入到一个特别小的商品中,用这个商品去满足消费者需求,这就是匠人。当一个匠人决定把作品当作商品来贩卖的时候,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变成艺术家,一条路是变成企业家。艺术家只为极少数人做一些不可复制的工作,而新匠人面对两三亿新中产,要能够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质量的稳定是当前匠人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大多数匠人肯定能把一把雨伞做好,但问题在于是否能把10万把雨伞做好?破损率有多少?我曾经推过一个90后匠人的雨伞,有个50后的公司老总买了一把,他回去把高管召集在一起开会,想用这把雨伞向大家说明匠人精神,结果雨伞一打开一个角就掉下来了,这太尴尬了。

  在书店里售卖的匠人手作银饰,生意不错

  今人造物一定比古人好

  中国很早就是匠人之国。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管仲变法的时候,中国就开始搞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工就是工匠。

  有一本书叫做《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史》,其中一句话讲得特别的好:在物质创造的意义上,今人一定比古人好。从物质文明进步来讲的话,一个千百年前的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做不出来。

  什么叫新匠人?第一,是新审美,要符合现在的年轻人对审美的需求。第二,要新技艺,哪怕你现在在景德镇烧瓷片,你能不能用跟前辈不一样的方式去理解瓷片的烧制工艺和它的色彩工艺。

  今天中国的年轻人,一定要有这样的自信:无论是做茶叶,还是做一个瓷片,或者造一个佛像等等,一定能比古人做的好。因为你现在所能够使用的工具,要比古人丰富得多。

  大企业和小企业没有质的区别

  吴晓波对中国财富网(微信号:cfbondcom)讲到,“我28年前参加工作的时候,看到一些企业并不是大企业。比方说,娃哈哈之前只是一个街道小工厂,我哪知道宗庆后会变成中国首富?再比方说,我到江对岸去见鲁冠球的时候,他的企业也就叫万向节总厂,哪知道他会变成全球公司。”

  “这两年我们在小公司身上看到了很多新的特点。”吴晓波说,“我看到60后、70后的企业家都皱着眉头,但到了80后、90后这里,大家都阳光灿烂。”

  从职场新人到商界大佬,都忙。但是年轻人的焦虑更直接,这样的焦虑是可以克服和感知的。像马化腾、马云、王健林,他们的焦虑是不可被感知,他都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东西。这更可怕。

  早年从事商业的那些人,像年广九、柳传志、吴仁宝,他们对商业的理解,跟今天马云、马化腾对商业的理解,以及今天的90后匠人们对商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早年那批人的理解是希望通过商业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也就是说,那时候大量的商业是建立在要求物质进步的前提下。

  到了马云、马化腾这一拨的时候,商业附着上了很多理想主义色彩。比如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化腾希望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用上一个即时通讯工具,让互联网的服务像水一样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他们有一种理想主义的东西,他们从事商业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为了摆脱贫困,他们为了自己的爱好和理想。

  到了今天看到那些新匠人们做香薰、做巧克力的时候,你会发觉他们无意改变世界,他们又回到了生命本身。他们做这些是觉得“这事挺有趣的,我就愿意干这个事”。

  “今天的商业是更真实的商业,我反倒更喜欢今天的这些。”吴晓波这样讲到。

责任编辑:王燕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