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银行信用卡刷卡量逾13万亿元,渐成银行零售增收“利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发卡量突破了上亿张。
信用卡量过亿张俱乐部已有四家银行
2017年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增长26%,成为近年来的最高增速。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为0.46张;在数位银行业内人士看来,信用卡仍有很大的空间,是银行投入大量资源的潜力业务板块。
从国有大行和全国股份行在半年报公布的数据来看,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除了未披露数据的华夏银行,其他行信用卡发卡量均出现了10%以上的同比增速;尤其是中国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增幅高达61.36%,2017年6月末有效信用卡量不过6400万多张, 今年6月末累计发卡量达到了1.037亿张。中行也首次晋身信用卡数过亿张俱乐部。
从半年报披露的各行信用卡发行量来看,四大行中的工商银行发了1.56亿张居首,其次是建行发了1.15亿张,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发了1.14亿张、同比去年增幅19.51%,再就是中行1.037亿张;农业银行以9333亿张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6月末,像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分别为5820万张、5139万张、4678万张、3664万张,在规模上相对较弱势,但是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39.89%、29.25%、35.12%和37.28%。
不过,虽然信用卡保持高速增长,但是部分银行信用卡业务交易量有所分化。中国银行今年比去年6月多发了近4000万张卡,不过该行财报显示,今年6月末信用卡的交易额1306亿元,相比2017年年中不增反减了3%。
从数据来看,“零售之王”招行的信用卡单卡的卡均收入也有所承压,一位知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券商中国记者,“目前整个市场的信用卡覆盖率还是相对较低,所以信用卡业务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银行重点投入做的一个很大的业务条线,卡收入、规模增速等要出现瓶颈,起码要到明年之后。”
银行零售增收利器,上半年刷卡交易额近13万亿
今年半年报显示,多数银行同业及理财降幅明显,在资管业务由于新规出台而短期承压背景下,高速发展的信用卡业务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的支柱。数据也显示,直接影响银行卡信用卡收入的交易规模在上半年的增速,堪称“亮瞎眼”。
信用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三处:息费收入(含分期或逾期)、刷卡回佣和年费收入,虽然近年来信用卡分期收入增速较快,但仍以刷卡回佣收入为主。因此,信用卡的交易额可以说直接影响银行卡的信用收入。
而从统计来看,除了华夏银行未公布数据,13家银行交易额总计12.92万亿元,这之中,还有部分银行财报显示的是分期额度,这意味着,银行信用卡刷卡交易量比13万亿元更高。
上半年,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额同比增长了41.23%,高达1.82万亿元,居于所有银行之首。与之相应的,该行的信用卡业务收入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了23%。从2014年开始获准开展信用卡业务的浙商银行上半年刷卡交易量263亿元,同比增长了1.71倍。
其他一些发力零售转型的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的刷卡交易量同比增速也分别高达89.9%、66.41%、64.36%、43.79%、43.51%。亮眼增速之下,信用卡业务带来的收入大幅增长,像中信银行上半年信用卡营收233亿元、同比增40.54%,光大银行182亿
上半年,部分银行短期贷款平均收益率高于中长期贷款平均收益率,比如招商银行,主要就是因为短期贷款中的信用卡贷款及小微贷款收益率较高。从该行的贷款和垫款从期限结构来看,短期贷款平均余额15,625.42亿元,利息收入469.94亿元,平均收益率6.06%;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18,988.15亿元,利息收入418.29亿元,平均收益率4.44%。
上半年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5万亿 ,多家不良率略增
发卡量、交易额的增长背后是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规模扩张。除了浙商银行未公布数据,其他13家银行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有5.15万亿元,同比去年6月末的4.64万亿,增幅逾11%。
今年8月20日,央行公布2018年Q2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Q2信用卡半年逾期总额756亿元,而2016年末这一数字是535亿元,2017年末663亿元,到了2018年Q1为711亿元,而2018年Q2环比增幅6.35%达到了756亿元,不难发现,信用卡半年未偿(逾期)增速在加快。
具体到各家来看,除了兴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27%,比年初略降了0.02个百分点;公布了不良率的招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1.14%,比年初微增0.03个百分点;上半年大举发力信用卡业务的中信银行不良率比年初增0.74个百分点;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的浦发银行不良率增至1.58%;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微增0.01个百分点达到1.19%。
上述分析师认为,短期内信用卡不良贷款的增长,和信用卡发卡量、覆盖客群增长直接关联并不大,“竞争越激烈,信用卡客群的准入门槛会放宽,但因此形成的不良并不一定会那么快那么直接体现在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上;因为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的生成有相对的滞后性。”他分析,“信用卡的不良贷款生成周期较长,中间有一个借款、还钱、逾期、不良生成的过程,因为当前信用卡的客群增长、贷款余额投放加速,跟目前的不良贷款率增长关联度不大。”
不过,尽管相比银行贷款,信用卡贷款的不良率相对较低,被业内视为相对优质的资产;多家不良率比年初微增仍值得重视。“不良会让银行考虑风险等因素,调整资源投放。”上述分析师提醒。
巨头竞夺,信用卡如何做出差异化
资产优质、营收增长快速的信用卡业务竞争日益激烈,银行机构要做大市场,将面临着同业信用卡产品、互联网巨头准信用卡产品的竞争及第三方支付的诸多挑战。
从银行的情况来看,依托多元化线上线下场景创新产品,积极利用金融科技,成了重要的决胜方式。
首先是创新产品线,拓展消费金融场景。
比如工商银行推出工银生肖卡、留学生卡、宇宙“侏罗纪”卡等新产品;招商银行持续推进与互联网企业卡产品合作,推出如盒马鲜生、天猫营业厅、今日头条等多款联名信用卡产品;积极探索粉丝卡产品商品化经营体系,推出 Hello Kitty、泰迪等珍藏卡产品。
而且,相比之前的一个新变化是,随着2017年末现金贷新政出台,部分风险管理水平薄弱的小贷、P2P 等退出市场,不少银行信用卡都积极推出了还款型及商品型信贷产品,这也逐渐成为银行信用卡的重要收入增长来源之一。
第二是积极利用金融科技,推动智能投顾和风控。
各家银行的信用卡APP移动端,通过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场景消费和生活资讯等,已经成为了银行重要的零售渠道。同时,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用于反欺诈风控,多数银行信用卡的智能审批效率和速度大幅提升。比如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天秤系统,30 毫秒内风险决策和亿级数据计算能力,达到百万分之一量级的资损水平。一些银行入招行、浦发等也积极与金融科技巨头如蚂蚁金服等进行技术、征信资源合作。
“虽然竞争日益激烈,但是信用卡增量市场还是很大,目前卡中心去竞争的最主要的方式还是通过各种营销方式,比如广告投放等,抢占客群、争夺流量。”上述分析师认为,银行信用卡要差异化竞争,一些地方性银行可以积极合作当地社保、商户等、打出区域特色;而全国性的股份行在产品设计及优惠权益上可以进行创新。
、同比增40.68%,以及浦发银行营收276亿元、同比增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