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地方两会已拉开大幕,各地去年的GDP数据也陆续浮出水面。2018年,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GDP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有望达到17个。
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郑州、宁波、佛山。
其中有何玄机? “新一线城市”中,又有谁在崛起?
一线城市重排座次:深圳稳压广州
按惯例,四大一线城市的出现方式通常是这样的:北上广深。
但是,2018年的数据公布之后,一线城市的叫法可能是这样的:北上深广。
北京:
刚刚召开的北京两会传出消息,201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站上新台阶,同比增长6.6%左右,预计GDP总量将超过3万亿元。这是继上海后中国第二个GDP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
上海:
2018年上海GDP总量或可达3.37万亿元,继续占据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大城市的宝座。根据官方最新数据,2018年浦东新区GDP总量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
深圳:
继2017年经济总量反超广州之后,2018年深圳经济总量可能会继续拉大与广州的差距。据深圳市社科院预测,2018年深圳GDP总量将达到25730亿元,实际增长8.6%,排名广东第一位。
广州:
据日前召开的广州两会消息,预计2018年广州地区GDP总量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左右。
“新一线城市”排行榜:重庆争“霸主”
方言普通话界一直存在着“两大霸”——湖南的“塑料普通话”和重庆的“椒盐普通话”。而在经济界,长沙和重庆都是“新一线城市”的代表。
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重庆GDP总量为1.48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五。预计2018年全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2万亿元(2017年为1.95万亿元)。
天津2017年GDP总量为18595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但根据天津市政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18年该市GDP增速仅有3.6%,因此估算,2018年天津GDP总量或难突破2万亿元。
此外,苏州、成都、武汉、杭州、青岛、长沙等“新一线城市”成员2018年GDP总量均在万亿元以上。
据悉,武汉GDP总量将连续五年超万亿,2018年预计增长8%;杭州2018年GDP总量接近1.35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量在900亿元以上。
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省GDP总量首次突破4万亿元,是继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之后第六个GDP总量超过4万亿的省份。成都在省内经济一直“一家独大”,贡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喊我特大城市”
2018年,有三个城市将首次跻身GDP总量万亿元俱乐部。
郑州:
1月12日召开的郑州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传出消息,2018年,郑州市经济总量首破万亿大关,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与此同时,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
宁波:
1月3日召开的宁波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透露,2018年,宁波GDP总量预计突破1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
佛山:
佛山是广东省经济规模第三大城市,其2017年GDP总量达到了9500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该市经济保持6%左右增速,以此估算,全年GDP总量超过1万亿元问题不大。
长沙和无锡GDP总量在2017年首次迈过万亿元大关。2018年无锡经济增速一直领跑江苏全省,前三季度增速达到8.7%。
“我是省会但我不是第一”VS“我是第一但我不是省会”
在中国部分省份存在一个奇特的现象:省会城市并不是省内经济总量第一。
比如,福建GDP最强的不是福州,而是泉州;辽宁GDP最强的不是沈阳,而是大连;河北GDP最强的不是石家庄,而是唐山。(没错,就是那个“全球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的那个唐山。)
在中国城市GDP万亿元榜单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山东,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是青岛,而不是省会城市济南。预计2018年青岛经济总量达到 1.2万亿元,济南经济总量超过8000亿元。
在江苏,省会城市南京的经济总量比不过苏州。据官方数据,2018年南京经济总量为1.27万亿元,增长8%。苏州尚未公布全年数据,但该市前三季度GDP已经达到13279.08亿元,超过南京全年GDP总和,因此苏州蝉联省内GDP总量第一将毫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