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交卷” 高喊“活下去”的房地产咋样?

2019-04-17 17:56 中国财富网   衣韵潼   原创

中国财富网讯(衣韵潼)上市公司2018年报交卷进入倒计时。据中国财富网统计,截至4月17日8时,在沪深两市3584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705家对2018年报情况进行披露,总计实现营业收入32.61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万亿元。其中,1615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高达94.72%,1128家在2018年实现了业绩正增长,71家业绩增速达2倍以上。

巨丰投顾投顾总监郭一鸣对中国财富网表示,此前,多家上市公司预告2018年净利润下滑、亏损,爆雷标的频出,一度引发市场热议,而就当前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情况来看,整体情形略超预期,实现盈利的公司比例也有所提升。但总体而言,盈利增速仍处于下滑趋势。

中石化暂为“营收王” 工行为“盈利王”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7日,中国石化(600028)以2.89万亿元的营业总收入暂时摘得“营收王”桂冠,工商银行(601398)则以297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暂时登上“盈利王”榜首。

年报显示,2018年,中国石化共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89亿元,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较2017年均出现双位数增速,同比涨幅分别达22.50%和23.42%。

值得注意的是,虽就全年表现来看,中国石化净利润增幅超过2成,但其四季度的盈利仅为31.09亿元,对全年业绩造成“拖累”。

东兴证券研报表示,受四季度原油价格下跌和联化事件影响,中国石化库存和成品油因计价时间差造成的存货跌价损失约为150亿元,炼油业务和营销业务效益同比下降15.7%和25.7%。

但与此同时,平安证券也指出,2018年,中国石化用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油品质量升级技术等的科技开发投入较2017年同期大涨24%,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

除“营收王”之外,据“盈利王”工商银行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总营收7737.89亿元,同比上涨6.51%;归母净利润达到2976亿元,较2017年同期上涨4.06%。

中原证券认为,工商银行2018年净息差2.30%,环比小幅收窄,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收入降幅扩大、卡手续费与托管业务手续费增速回落、佣金净收入增速下调,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速也有所放缓。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2018年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52%,较2017年年末下滑0.0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且改善幅度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此,中原证券首次给予其“增持”评级。

在业绩领跑的上市公司收获掌声之余,业绩表现暂时垫底的A股公司则令人唏嘘。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绿景控股(000502)实现总营收0.17亿元,较2017年同比下降21.06%;中兴通讯(000063)业绩亏损69.84亿元,业绩增速较2017年下滑252.88%,暂时居于年报业绩榜尾。

2018年房地产板块活得还不错

中国财富网经梳理后发现,在业绩增速最快的前30家上市公司中,房地产业占据4席,分别为沙河股份(000014)、我爱我家(000560)、中航善达(000043)和凤凰股份(600716)。4家企业中,沙河股份业绩增速最快,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813.42%;我爱我家次之,归母净利润较2017年同比增长765.69%;中航善达和凤凰股份的业绩增速不相上下,归母净利润分别较2017年增长468.85%和466.32%。

中国财富网制图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就行业观察,在已发布2018年报的1705家上市公司中,房地产业共有71家完成年终业绩大考,总计实现营收1.31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万亿元。其中,万科A(000002)的业绩表现最为亮眼,是房地产业截至目前的营收、盈利双冠王。年报显示,2018年万科A总营收同比增长22.55%,实现近3000亿元;归母净利润较2017年同比增长20.39%,实现337.73亿元。

“房地产在2018年出现比较好的业绩并不让人意外”,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对中国财富网表示,房地产不是即期型产业,有着非常明确的生命周期,其周期状态存在着时间上的限制和滞后。

江瀚指出,在2016年9月30日的“930新政”后,国家开始对房地产全面调控,2017年,房地产业迎来全面调控的“大年”,随后到2018年、2019年,从时间轴就可以看出,房地产业的生命周期普遍为两到三年,因此,2018年的不俗业绩正好与2015年、2016年最为红火的房地产市场表现相匹配。也正是出于对“生命周期”的考虑,房地产商对2019年的业绩表现普遍表示“面临较大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以来,包括万科、阳光城、绿城中国等在内的房企相继披露,为应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将对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指出,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体现出当前的改革导向,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人力资源流失、业绩增长下滑的严峻压力,因此出现了将集团权力下放到区域公司等组织架构上的相关调整。

江瀚认为,进行内部的组织架构调整是面对市场转型的必然结果,房地产企业必须适应“房住不炒”的理念。“大开大合、快进快出的房地产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慢市场’的发展节奏,未来房地产企业要做好‘服务者’的角色,为产业上下游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碧桂园的机器人和恒大的‘大健康’,都是为了顺应这一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江瀚指出,需要明确的是,大型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是转型压力,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则是资金压力。因此,许多中型开发商或者说“第二梯队”的开发商们进行职业经理人架构的重组和内部的转型调整,也是为了冲刺上市而进行的相关准备。

原标题:上市公司陆续“交卷” 高喊“活下去”的房地产商咋样?

责任编辑:尹磊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