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书香

《日本1941:导向深渊的决策》一本书了解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的决策幕后

2020-05-14 16:53 新华出版社

堀田江理对袭击珍珠港前的几个月里日本面临的意识形态及军事困境做了阐述……以当时极端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为背景,她生动勾勒出了一个关键人物深陷罅隙的日本领导层……并且严谨地描述出他们协商与争吵过程中的种种细节……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令人生畏……本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看到一个强国的政治系统一旦失效,将会带来怎样足以毁灭世界的危险后果。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在这本重点明确、资料翔实、说服力强的书中,堀田江理轻松地带我们穿越回那个带来毁灭性后果的决策瞬间。本书从鲜为人知的角度切入,用精湛的技巧讲述了太平洋战争是如何以及为何开始的。

——《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对乐于研究日本在二战中所作所为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令人着迷的书……尽管本书学术性强、史料调查全面,但阅读体验极佳、可读性强……非常引人入胜。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本书快节奏、极具说服力地讲述了日本做出偷袭珍珠港决策的过程,堀田江理描述了一个国家的领导层在面临太平洋危机、亟需采取果断行动以维护和平之时,却可悲地陷于无休止的内部争吵。这是一个关于自欺欺人、不负责任、愚昧无知的故事,而日本直至今日也没能完全摆脱这些问题。

——入江昭,《珍珠港与太平洋战争的来临》作者

《日本1941:导向深渊的决策》

[日]堀田江理(Eri Hotta) 著

ISBN:978-7-5166- 5103-2

新华出版社 2020年5月

定价:62.00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本书聚焦从1941年4月至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八个月,而非事件本身,从日本国内视角审视了整个计划的决策过程,集中关注其中的历史细节。本书具有很高的历史资料价值,文笔精炼生动,为二战研究提供了宝贵参照。

作者发掘了大量罕见的日文第一手材料,提出了多年来一直被众多历史学家忽略的重要问题,例如:为什么军人、文官、外交官以及天皇将他们的国家和人民带上危险的道路?为什么他们做出了从一开始就错误的决定?与公认观点不同的是,本书认为,日本领导人其实认识到发动这场战争将带来毁灭与自我毁灭的后果,甚至在发动袭击前的几个月里,日本领导人原本可以避免这一对决。但一方面,日本对中国旷日持久的战争对日本国内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面临资源短缺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日本不断扩大其在太平洋地区势力的举动引发了西方传统强国的不满,对日本的贸易限制不断加强,日本面临外交困境;第三,日本军队和政府的特殊关系以及矛盾的内阁制造就了特殊的政治决策机制,加之日本好战分子惯有的赌徒心态,最终促使日本孤注一掷,采取鲁莽的行动,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除了对历史事件的直接关注,作者还着重探讨了日本与中国、日本与西方的关系,本书必将重构我们对太平洋战场的认识。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