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9月17日起,丰田将对约43.88万辆汽车实施召回。10月11日起,部分进口雷克萨斯车型也将进行召回。据了解,本次召回也是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针对2014年、2015年备案召回的搭载高田产副驾驶席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车辆的再次召回。据报道,高田公司生产的气囊在近十年间,已致使超千万辆汽车召回。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装配高田气囊的车型屡次被召回,这样的事件又会对汽车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今天特别有请到车问网创始人兼CEO——修宇一起来聊一聊。
本期嘉宾:修宇
一、高田安全气囊事件回顾
刘倩:简单介绍一下高田气囊事件。
修宇:高田气囊事件确实时间不短了,从爆发到现在持续了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了。整个事件的起因是2009年的时候,当时是在美国有一个刚满18岁的小女孩,她开着一辆2000年生产的装着高田气囊的汽车去接放学的弟弟,不小心在学校的停车场和另一辆汽车发生了碰撞,气囊弹开之后,这个女孩被气囊之中飞速弹出了一个金属碎片划破了动脉,然后造成失血过多死亡。事后就是对交通事故做深入的调查的时候,高田气囊的不安全性被彻底发现了。高田公司还真不是个无名之辈,它是1933年就成立了,是一家日本企业。1980年开始开发安全气囊,到2000年的时候,成了全球第二大的安全气囊的生产厂商。2006年,高田在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随后就是陷入了气囊的丑闻,股价开始一泻千里。2017年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各种索赔,负债高达2万亿日元的情况之下最终还是宣布破产倒闭了。虽然破产了,但是事还没完,今年仍在召回之中。所以这次召回的原因还是车辆副驾驶席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这个安全气囊在打开的时候,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会发生异常的破损,然后导致碎片飞出,伤到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刘倩:高田安全气囊出现了不安全的事件,原因都有哪些?
修宇:应该说汽车的安全气囊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在正确使用安全气囊的情况之下,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驾驶死亡率有11%以上,降低正面撞击带来的力度30%,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车内人员受到伤害,并且有效的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从工作原理上看,安全气囊它是通过化学物质,也叫推进器的爆炸,然后引发气体膨胀,气体迅速充满气囊,就像吹气球一样,气囊打开,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作用。
高田气囊的问题其实就出在推进剂上。他们使用的化学物质是含有硝酸氨,当时还被高田公司认为就是预防安全气囊打不开的一个划时代的一个材料。但是这个硝酸氨有一个问题,就是它时间长了会老化。老化一个特点就是本来是片剂的硝酸氨会碎成粉末,尤其是高温还有高湿的环境,会加速它变成粉末的过程。变成粉末的这个问题,就是它燃烧的速度比片剂更快。这样的话就是它原先设计的气囊的打开速度就变了,变得过快了。气囊触发弹开时它反应会更剧烈,所以原先设计的受控的爆炸就会变成一场真正的爆炸。
还有一个很说明问题的就是高田是唯一使用硝酸氨的安全气囊的生产商,其他厂家使用的都是价格虽然相对比较高,但是没有相关这个问题的叫做硝酸胍的推进剂。其实其他的厂家不使用硝酸氨,原因就是刚才说的,因为硝酸氨有致命的缺陷。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明明知道的情况之下去使用推进剂,而且在十年的时间里,高田气囊已经造成了一百多人的死伤,这么做我觉得真的是特别的不应该。
二、高田事件对汽车业的影响和启示
刘倩:高田事件对于汽车业的影响有多大?
修宇:可以说影响非常大,有人甚至把高田气囊事件形容成汽车业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因为它有两点,一个影响的范围特别大,波及到了全球的19家汽车企业,预计问题车总计超过了1亿辆以上。另外一个就是持续的时间长,现在都过了十年了还没结束。因为它造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汽车召回事件。因为高田是全球第二大的安全气囊企业,所以他们的客户特别多,不仅是有日本企业,还包括了奥迪、奔驰、宝马、通用、现代、福特等等。对于美国来说,高田安全气囊的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受牵连的车辆接近他们注册车辆总数的13%以上。再看看中国,高田气囊事件在中国涉及至少接近40家汽车企业,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累计实施召回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百次,涉及的车型也是超过了一百多款,数量达到了1800多万辆,非常可怕。我觉得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2017年大众陆续召回像大众、奥迪、斯柯达,还有西雅特四个系列的车型,一共超过了480多万辆。2019年的上半年,中国因为高田气囊一共发布了九次召回,大约占了上半年召回总量的1/4了。
刘倩:高田事件对于整个汽车行业会带来什么启示?
修宇:我觉得首先一点就是高田气囊事件肯定是对整个汽车行业拉响了一个警钟。相信经过这个事件之后,汽车厂家对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标准会更加严格,这对整个汽车行业还有消费者而言,应该是有积极作用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也是提醒汽车企业在进行采购的时候,应该采取像那种分散化的,还有多样化的这种方式,这样会更好地保障生产体系的稳定。实际上就是零部件发展的趋势也是通用化。汽车厂商会采取全球分工合作的这样的生产模式。
还有一点就是在出了问题之后,汽车企业肯定把责任都会推给高田气囊。但是刚才也说过,高田气囊事件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而且其他的气囊生产企业都没有用硝酸氨,所以汽车生产企业会完全不知情吗?我想这跟现在的汽车厂家的成本控制应该是有关的。因为竞争激烈,汽车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都会越来越严格,怎么控制成本,更多的肯定就是压零部件采购方面,这就使得零部件供应商不得不随之降低成本。这样一来质量出现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在事件发生之后,我觉得汽车企业也应该更多地站在消费者安全问题上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杜绝第二个高田事件的发生。
刘倩: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应该是永远被放在第一位的,特别是对于涉及到人身安全的汽车企业来说,对于产品质量、安全更是要时刻心存敬畏,这既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一条不容突破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