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密集调研基础设施投融资传递哪些政策信号

2018-08-09 08:31  上海证券报   梁敏 李苑

最近一个月,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分别赴北京、上海、浙江、河南、湖北、江西等地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实地调研。

上证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此次调研是为了做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此次调研是研究进一步深化投融资机制相关改革。

为稳投资相关政策出台做准备

自7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有关单位组成调研组,密集奔赴北京、上海、浙江、河南、湖北、江西等地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实地调研。

从国家发改委官网披露的信息来看,调研的内容主要是深入了解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交通与水务等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听取各单位对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推动平台公司转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发改委调研的公司包括河南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市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昌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一位参与调研的专家对上证报记者透露:“发改委调研的主要目的是稳投资,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撑,进而建立基础设施投融资长效机制。”

他表示,调研分析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突出问题,都是为了做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地方专项债发行将加速

据了解,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60号文),其中提到,迫切需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

“此次正在研究制订的政策就是国发60号文的延续,要继续深化相关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上述专家认为,未来政策的总体方向或将是通过定向管控来投资,比如,在一些需求急迫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加大地方专项债发行等。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叶继涛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在三个方面可能会加快推进:一是以财政为主,通过发债和预算形式,加大专项债发行;二是在规范化的前提下,推动PPP发展,撬动民间资本力量;三是有收益、能转化为现金流的项目在政策上或实现突破。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记者梳理发现,7月份以来,地方专项债发行有加速迹象,吉林、山东、河北等地发行逾2100亿元专项债。

责任编辑:郝梦圆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