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 当前,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位居癌症死因之首。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19.7%。因此,肺结节规范化管理和肺癌早期诊断对改善早期肺癌的诊治工作具有显著作用。
近日,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AI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和分中心授牌与启动会上传来消息:自2021年4月起,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启动了“智能惠及百万早期肺癌工程”(简称“百万工程”),今后这项工程将以培养区域人才、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辅助早期肺癌诊治为目标。
同时启动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项目将在3年内在全国百家医院设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预计将在5-10年内救治百万早期肺癌患者。
根据计划,2021年年内,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将建设完成其中30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并从学术和技术(顶层设计、学术引领、科技创新、智能惠众)等方面支持百家分中心建设,为早期肺癌患者提供救治。
据了解,为改变中国肺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5年存活率低的状况,2012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支持下,由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白春学教授团队牵头成立了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该团队牵头制定了肺癌早诊战略、肺结节评估亚太指南和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助力推动肺结节规范化管理和肺癌早期诊断,改善早期肺癌诊治工作。
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共完成肺结节手术1.64万例,根据病理诊断表明,其中早期肺癌量为0.998万例,占比60.8%。根据病理诊断表明,其中早期肺癌量为0.998万例,占比60.8%。根据早期肺癌根治或10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的研究推测,这将大大改善这1.64万例肺癌患者的10年总体生存率,预计可达到50%以上,且不需术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当日,“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AI辅助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揭牌。今后,示范基地将融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胸外科等多科室的力量,共同培养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建人才梯队,辐射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金山分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内的首批8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致力提高肺结节中早期肺癌的诊治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AI辅助早期肺癌诊治的作用,使肺结节中早期肺癌诊断的敏感性(避免延误诊断)达到99%以上、特异性(避免过度治疗)达到95%以上。(苏兴宇)
(图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