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促进科研成果落地 中山医院25项专利转化项目联合签约

2021-05-21 16:25 中国财富网   苏兴宇   原创

中国财富网讯 5月20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举行第二期“专利沙龙”。截至当日,2021年中山医院已经成功转化专利25项,项目涵盖肝外科、心内科、内镜中心和内分泌科等学科领域,均为相关科室专家团队的创新发明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代表医院与专利受让企业举行现场联合签约。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力度也日益增强。高校与附属研究型医院是我国现有医疗体系的核心,也是科技创新工作的最大平台之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型、智慧型现代化医院是中山医院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国家和上海市对医院的期望。”樊嘉表示,医院长期以来鼓励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明创造,做一名“既懂临床、又懂科研”的“研究型医生”,掌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创新技术,通过科研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救助更多病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

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是研究型医院发挥创新力的宝贵资源和核心要素。当日的专利沙龙还设有“创新基金”擂台赛,项目申请人就各自领域的创新发明展开“唇枪舌剑”,争取资金资助;并遴选优秀项目举行“金点子全网播”,让医务人员将自己在医教研一线奋战过程中诞生的“金点子”广为展示。

据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介绍,为提高年轻医生和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助推临床创新“最初一公里”,医院科研处于2009年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到今年已有12个年头。今年,为进一步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尽快达成产学研合作,中山医院对“创新基金”进行全新改版,根据发明成果处于产品化的不同阶段进行资助,分为孵化、培育、助推三个类别,以期帮助发明人更好地打造创新样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

此次中山医院对获批资助的创新基金项目提高了准入门槛,项目须以转化为目的,与企业签订知识产权转化协议为验收标准。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侯岩、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章永忠、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资产监管部主任沈兵、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主任游闽键、上海明辉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卓光嵩以及上海顿慧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冬组成评审团,从医学装备产品研发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医疗投资和企业角度对相关创新发明成果进行点评。

近年来,中山医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研创新的措施,不仅为医院和发明人创造了经济利益,真正实现让医务人员的智慧造福病人。“医院通过创新专利管理制度,简化专利申请流程等,助力高质量专利转化。”中山医院科研处处长宋振举表示,专利沙龙的举办让更多有“金点子”的年轻人能投身到科研创新工作中去,最终实现专利转化。

事实上,“金点子”发明离不开医生在临床中的“奇思妙想”,也离不开医企之间“以病人为中心”的合作模式。医者将临床上遇到的难题,依靠创新思路,投身科学研究,再与企业共同设计改良创造出合适的专利产品。沙龙吸引了来自上海及其它省市超过30家投资机构、医药及器械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平台负责人前来参会。

激烈角逐后,“一种预测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治疗反应和术后生存的免疫基因预测模型及微阵列芯片试剂盒”“专利新药候选物——复方氨基酸双肽注射液临床前研究”“人工智能在消化内镜诊疗全流程中的转化应用研究”“医用消毒湿巾制备机”等33个项目获得本次创新基金资助,涵盖新药研发、器械改良、疾病检测、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苏兴宇)

(图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责任编辑:百川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