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看科技“引擎”如何助力金融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1-05-23 17:36 新华财经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步应用到金融领域,为金融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不少合规压力。科技应如何助力金融创新高质量发展?在23日举办的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业界大咖发表了真知灼见。

金融科技日益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库、网络身份认证等底层技术在金融场景中广泛应用,金融服务流程大大缩短,业务协同效率明显提高,金融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中国版监管沙箱”试点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在金融基础设施、数字货币、财富管理、新型支付、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监管等领域广泛应用,奠定未来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基本形成。

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看来,金融科技正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金融科技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金融技术发展总是边缘突破。然后在金融服务薄弱环节、人力和制度难以解决的问题难点、节约人力成本方向由边缘向中心点侵蚀;二是金融科技首先替代高人力成本业务。替代不愿意干、成本高、简单重复的工作,由量变到质变;三是金融科技让普惠金融从理想变成现实;四是金融科技让金融监管不断面临平衡选择。不监管有风险,不创新难服务;五是金融监管越来越需要强化监管科技。金融监管如何严?法规制度跟不上技术创新;法规覆盖总是不全,靠什么来覆盖空白点、模糊边界和无人区;六是智能监管是未来趋势。如何做到比技术创新更智能?需要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智能金融监管设计;七是智能监管需要强大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既要警惕“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还要防止连锁反应,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金融风险监测和处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华夏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健华认为,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产业数字金融应该是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产业数字金融除了简单的融资以外,还有一些资金交付,交付环节、开放银行建设等环节可以做,最终要实现企业端、客户端和银行金融机构端的无缝衔接,能够互相渗透,把金融服务嫁接于整个企业的经济经营行为当中。

“从主流趋势看,产业金融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多个细分市场和多个工具,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差异化精准化的服务,应利用高新技术助力金融创新,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陈克文说。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数据变成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将是未来金融业最大、最新的资产类别。“怎样围绕数据要素使金融业成为数据要素化的关键基础设施,这是金融业应该开始研究、开始着手尝试的事情。数据要素化是现代金融业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国家战略的重任。”华控清交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东说。

面对风险与挑战 科技应如何助力金融创新

在技术创新尚未带来制度创新时,技术创新可能会激发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现有金融监管机制带来理念性、有效性、及时性、包容性挑战。

“只有管好技术应用、控制好风险,我们讲的科技才能真正助力金融创新。”张健华表示,金融创新里边毕竟有一些风险,此外,创新最终还是要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叫回归本源。如果按照监管的原则,现在是“穿透式监管”,要看最终业务的本质,实际上有一些还是存在合规性的问题,所以说沙盒的模拟演练非常重要。

金融科技发展对监管造成的风险与挑战,霍学文认为当前需要思考五方面问题:一是如何运用金融科技做到所有金融活动都持牌经营;二是如何运用金融科技防止监管空白、监管盲区与监管套利;三是如何运用金融科技做到金融监管全覆盖;四是如何运用金融科技做好国际协同监管;五是如何运用金融科技做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与风险处置。

陈克文指出,要实现产业金融创新高质量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首先,目前中国以及亚洲地区,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从长远来看,特别是从依靠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来看,权益类金融产品的类别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风险投资市场的深度仍不足。其次,在数据共享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信息不对称、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亟需进一步完善。第三,很多好的业务模式、金融基础设施的搭建在逻辑上具备自洽性,在国际上也已具备较成熟的运作经验,但因受制于各国市场环境、参与者接受度各异等因素,在推广普及上仍需要时间。最后,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的前提是基于对企业信用资质的认可,强大的信用体系、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有助于强化这一信任,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信用分层等突出现象,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如何以最佳金融实践引领金融创新高质量发展,陈克文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高新技术助力金融创新,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第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第三,注重商业可持续性,政策呵护保驾护航。比如,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提高金融服务质效;第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环境。

1621739722823.jpeg

责任编辑:陈琼枝
0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