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书香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研究

2018-07-09 08:20  新华出版社   许生根



作者:

许生根
开本: 16开
页数: 504
出版日期: 2018.5
ISBN: 978-7-5166-3451-6
定价: 128(精装)
上架建议:  历史读物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编辑推荐                                                                                                                  

本书将珍贵的出土文书和丰富的古籍史料及考古新发现相互印证、补充,结合地质学、动植物学和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观点,试图对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社会展开深度的历史考察。

内容简介                                                                                                                  

《英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研究: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的历史侧影》是一部系统研究英国藏黑水城社会文书的学术著作,通过挖掘、分析英国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中的珍贵史料,从地理环境变迁、边疆开发和经略、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活动等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的演变历史。

精彩试读                                                                                                                  

千年来,延绵不断的古烽燧、戍堡、敌楼、营寨、关隘、卫所与雄伟壮阔的长城连成一条线,将狭长贺兰山下的“党项人”与身处农耕带的“中原人”隔开,使得我们总是以中原王朝正统的视角去看待塞外游牧的生活,总是以中原优势文明心态去看待边疆戎狄的文化,总是以难以突破的夷夏观去看待四周族群,传统诗书礼乐之邦的华夏王畿束缚固定了我们的天下观,对西北族群建立的政权总爱用藩属、羁縻的地理空间和政治秩序去理解。

现在却是到了改变我们看法的时候了。因为宁夏社会科学院的许生根先生推出的《英藏黑水城出土社会文书研究》专著即将面世,带给了我们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众所周知,党项族的西夏与氐族的后凉、匈奴族的北凉以及赫连勃勃的大夏,都是西北地区显赫一时的王国。公元1038年,党项族利用宋、辽对峙无法顾及的缝隙,摆脱了吐蕃、回鹘和宋朝的臣属关系,于兴州(今银川东南)建立起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的独立王朝,并在这二万余里的幅员中与宋、辽、金等强邻对峙189年之久,创造了中华文明中独特的分支文化。在这片辽阔广袤的土地上,近一个世纪来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始建于公元11世纪初的黑水城。这座西夏王朝设在北部边境的重要军事城堡,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的铁蹄将西夏践踏毁灭后,鉴于黑水城极为特别的战略地位,仍然在这里驻防有大量军队,继续固守着西北的7军事、经济、文化重镇。14世纪因战乱浩劫、黑水河改道等诸种原因,黑水城终究被狂沙飞石吞噬,成为荒无人烟的寂静死城。

当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来到这里时,他们发现黑水城位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元素,残留的11—13世纪文书记录着欧亚大陆的联动,于是碎片也被收罗殆尽并迫不及待地带回欧洲,从而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关注,这些文书就是大英图书馆珍藏的黑水城文书。透过这些第一手记录文书,我们才知道了自己最初对党项印象的肤浅,才认识到我们并不了解真正的“西夏”。其中有西夏马政文书,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现存唯一一件游牧民族马政文书。有西夏军籍等级文书,首次使人了解到游牧军事力量的管理状况。有谷物文书,是真真切切边塞生活与仓储补给的写实史料。有出土榷场文书,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唯一的西北边境贸易文书。尤其是西北榷场一度是世界东西方商业的中转站,是欧亚大陆东部多种货物的集散地,也是丝绸之路陆上交通线的重要贸易点。

然而,随着学者们的观察越来越广、思考越来越深,各种解读也越来越展开五彩斑斓的图卷。许生根教授通过文书描绘的中古时期西北边疆社会侧影,既有边塞垦殖拓荒的戍卒身影,又有汉人西迁农业文明的扩散;既有粮草消耗的真实记录,又有谷物输入对边塞供给的支撑作用;既有马草料文书的原始记录,又有西夏承袭宋官牧制源流的比较;既有完备的军械装置登记,又有军籍文书反映的征兵及兵种状态。如此种种,都激发着我们的思维向周边四散,校正着我们大脑中原有的西夏游牧管理体系,启发着我们对宋、夏、辽、金边境堡寨互市产生新思考,“居民生资唯榷场,南客北客相经商”;宋、夏抚蕃策略与边境贸易的真相浮出水面,榷场文书的考释不仅显现出贸易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说明了通往巴格达国际贸易的兴衰命运,其中最具有理论色彩的问题就是游牧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以及他们与农耕民族的关系。

对黑水城文书考释解读这样“死功夫”的贡献,应该而且必须受到学界的重视。出土文书的记录有着官方不纳入史书的细节与碎片,但是不加修饰的记录比史书的撰写更具有现场感,而且往往超越史书成为宏大叙事中最为生动的文字,具有记忆遗产的文本价值。由此,我们还想到了农业成为西夏的主导生产类型,那么游牧与农耕世界的关系是否应该重新进行梳理呢?游牧民族从事的商业贸易为古代欧亚世界的联系所做的贡献是否应该得到更多重视呢?我们无意推倒历史纵横发展的传统理论,而是希望对长期以来学界奉行的正统理论进行修订和补充,进而完善我们关于人类历史波澜壮阔发展的宏观思考。

我每次看到西夏文物,不由得总有一种苍凉悲怆的历史感迎面而来,毁于战火的废墟,破烂衰败的驿镇,偏处一隅的村落,阴冷凋敝的古墓,载体失魂的庙宇,即正在积极“申遗”的西夏王陵,虽然被称为“塞外戈壁上的金字塔”,但这座有着9个帝王、近200个陪葬臣僚的陵园,也曾被蒙古大军的兵火毁为碎片,未能幸免。这不仅是家族史、国族史的变幻,还勾连起我们透视时代的历史思量。

仿如汉字的6000多个西夏文字,河西走廊汉藏兼收的佛教艺术,品类繁多的西夏工艺物品,遗留下的西夏文民间契约、经书,反映社会生活的木版画,都一一展示在博物馆陈列里,仿佛余风犹存,影响不灭。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去复原西夏王国的原貌,可是通过出土文书这类文化遗产的珍稀品做到真实地“重生”,借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结合,借助黑水城文书和历史典籍的结合,将西夏瑰丽的画卷展示在世人面前,是责任也是承担。

责任编辑:黄采萧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