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们发现人类习惯的推理方式,可以从其错误率区分成两种:有可能会错的和绝对不会错的。绝对不会错的推理方式就称为逻辑推理。
有效推理与符号逻辑
这里所说的对错并非针对结论的对错,不是只要依据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目前没有任何思考方法(包括科学方法)可以保证这点。这里所说的对错仅是针对推理过程。因此为了避免误解,哲学家们不再称这种逻辑推理为“正确推理”,而称其为“有效推理”。有效推理就是符合逻辑的推理,即一般说的逻辑推理。这种推理虽然不保证推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但可以保证:“如果依据的前提是正确的,经由有效推理,结论一定是正确的。”这就是其价值所在。反过来说,所有不属于有效推理的推理方式都是无效推理。无效推理无法保证从正确的前提一定可以推出正确的结论,当然,也不能保证可以推出错误的结论。
哲学家们把各种常见的逻辑推理方法找出来,形成基本推理规则,只要熟记这些推理规则,就可以肯定某些推理是有效的。如此一来,当我们看见一个有效推理时,只要认同这个推理所依据的前提,就可以放心接受其结论。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知道如下事实:“如果发明家法案通过,小王就决定要去当发明家。”依据这个前提,下列哪一个(些)推理是有效推理呢?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前提是正确的,下面哪一个(些)句子保证也是正确的?
(1)如果小王决定要去当发明家,那就表示发明家法案通过了。
(2)如果小王没有决定要去当发明家,那就表示发明家法案没通过。
(3)如果发明家法案没通过,小王就不会决定要去当发明家。
(4)发明家法案通过和小王决定去当发明家,两者必然同时成立或同时不成立。
(5)如果发明家法案被搁置(并非通过也并非不通过),那小王也会延后决定是否要当发明家。
想出答案了吗?在这五个答案中,只有(2)是正确答案,其他都不是。从逻辑的形式符号来说,我们可以把前提用“P→Q”来表达。(“P”代表“发明家法案通过”,而“Q”代表“小王决定要当发明家”,“→”代表“如果……,则……。”)那么,答案分别是:
(1)Q→P
(2)~Q→~P(“~”代表“非”)
(3)~P→~Q
(4)(P∧Q)∨(~P∧~Q)(“∧”代表“且”;“∨”代表“或”)
(5)R→S(“R”代表“发明家法案被搁置”;“S”代表“小王延后决定是否要当发明家”)
这些符号化之后的表达方式,对未曾学过符号逻辑的人来说会很困扰,反而更难掌握。还不如看中文慢慢去想。但对熟悉符号逻辑的人来说,则是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而且非常确定)只有(2)是正确答案,其他都是无效推理。
这些都有逻辑公式可供参考,学好逻辑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便可迅速掌握说话者的逻辑结构,在哲学上也能了解什么样的推理是值得信赖的。
辨识似是而非的推理与怀疑态度
另一种跟逻辑息息相关的思考能力称之为“批判性思考”。这是采用一种比平时更为严格的眼光,检视各种想法或理论,并且经常性地对各种看似正确的想法提出质疑。相对于逻辑思考是让我们确定推理的正确性(有效性)之外,批判性思考则是找出推理与各种想法的错处以及问题所在,进而提升思考的准确度与可信度。有时批判性思考也被认为是逻辑的一部分,因为在学习逻辑的时候,当我们知道某些推理是有效推理的同时,也会知道某些推理是似是而非的推理,而这种辨识似是而非推理的能力就是批判性思考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所以,逻辑与批判性思考常常是相辅相成的。
在哲学领域,逻辑通常针对的是符号逻辑,也就是形式化后的符号计算,常常不去管到底推理的内容是什么。但是,批判性思考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实际例子在操作,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批判性思考最重要的态度就是怀疑。对于各种想法,不轻易相信,尽可能地去质疑。这种质疑包含:任何思考是否还有问题?任何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已经是最好的?抱持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尽量避免错误推理发生;在问题解决上,可以不断寻找更好的办法(有时广义的批判性思考还包含产生新观点的创造性思考);而在哲学思考上,可以不断追问知识的根源,让我们不轻易栖息在某一个理论中,而能不断跳脱旧框架,寻找更合理的新观点(包含了多面向的思考方式)。这也是智慧提升的重要过程。
不过,如果把这种怀疑态度用在做人处事方面,一定会不断得罪人,因为没有人喜欢常常被怀疑。当然,我们也不能毫不保留地相信别人,这样一定会有被骗的时候。因此,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上需要掌握一些手法来调和两者。最好只针对想法,而不要针对人。虽然想法总是人说的,但只要不因为某人的某个想法有问题,就去否定一个人,比较不易导致严重问题。事实上,每个人总会在某些情况下制造出愚蠢的想法,无论是发现自己或是别人有这类想法,修正就好,可以一笑置之,不用在意,更无需因此否定自己或是嘲笑别人。
逻辑谬误鉴识
我们通常会把在日常生活甚至哲学推理中,容易出现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做分类,然后记得它们的特征。这种似是而非的推理称之为“谬误”。每个谬误都有可以辨识的特点,当我们自己或别人做一段推理时,如果出现这些特征,就可以迅速发现谬误。
举例来说,有个人去拜访一位养猫的朋友,看见猫咪喜欢被主人抱在怀里。他非常羡慕,也希望可以这样抱着猫咪,于是决定养一只猫。
引导他做这个决定的,是一个推理:“朋友的猫喜欢被抱,所以所有的猫都喜欢被抱。”依据这个推理得出“如果我也有一只猫,我就可以常常抱着猫了。”这种推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称为“以偏概全的谬误”。这个谬误的特征是,用少数个例(朋友的猫)来概括全体(所有的猫)。
当我们熟记各种谬误的特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发现谬误,我们察觉谬误的能力(俗称的侦错神经)就会变得更敏锐,帮助我们不落入错误思考的陷阱。
以上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的文字呢,摘自一本不拽专有名词的大白话哲学书!
《哲学课的逆袭——60堂不烧脑的思维课》是一本精彩、清晰、极具可读性的哲学入门佳作。
有人认为,读哲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知识。作者残忍地指出:错!知道一百个哲学家的名字,记了一百个专有名词,甚至还读了一百个理论的简介和哲学家名言,这对思考有什么帮助呢?如果想汲取新知识,为什么不去读科学呢?事实上,哲学不仅无法增加你的知识,还会减少你的知识,尤其是那些被认为很确定的知识。
作者说,哲学是一门追求未知真相的学问,是在一个没有确定性的系统中寻找最大的可能性。哲学挑战那些目前没有答案的问题。哲学不能给你答案,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它会赋予你自由的力量。
从以上观点出发,作者以缜密的思辨、流畅的文笔,将多年教学经验和生活案例浓缩于此,把东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60个问题做了极为精细、清晰的思考建构,轻轻松松讲清楚了那些需要颇费思量的哲学问题。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这些哲学问题,找到通往智慧的入口。
你是否适合读这本书呢?可以做一个小测试,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我适合读哲学吗?
答:想要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的人,不适合读哲学。
2.读哲学无法获取知识吗?
答:哲学不仅无法增加你的知识,还会减少你的知识,尤其是那些被认为很确定的知识。
3.那哲学能给我什么?
答:哲学可以给你智慧。哲学引导一个人认清各种知识的不稳定基础,这就是造就智慧的过程。
4.这是读哲学的唯一目的吗?
答:当然不是,哲学能给你的很多很多。请记住,只有哲学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因为你永远不可能到达它的尽头。
作者简介:
冀剑制,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1995年获台湾中正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教授。
多年致力于哲学研究和教学,尤其关心哲学普及和推广教育。在校内,创新哲学、逻辑与批判性思考等正规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校外,积极从事有关哲学的各类通俗教学和演讲。
已经出版的哲学普及图书《海贼王的哲学课》《这样想没错但也不对》《可笑的逻辑谬误》《卧底哲学家的生活事件调查簿》《是思考,还是想太多》等,以清晰的思辨和流畅的文笔,引领读者轻松进入哲学殿堂,深受哲学入门者追捧。
书号:978-7-5166-3431-8
定价:39.00
半精装(裸脊、锁线、带护封)
32开,14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