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日本车钢板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购车计划。”一位在北京朝阳区北五环附近一家日系品牌4S店挑选新车的消费者告诉笔者。“现在是家庭用车,全家人做决定,更倾向于雅阁或凯美瑞的混动版。”
这位消费者表示,考虑选择以上两款日系车型更多是出于家庭的需要,舒适性和经济性成了选车的首要原则。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消费者购车理念的微妙变化。在10年前,车身钢板的厚度或许被看作大众迈腾等德系轿车引以为傲的产品卖点,但随着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车型品质的提升与车身钢板“韧性”的变化,迈腾等德系轿车的竞争优势再不像以往那样明显,甚至在一些细分领域被日系车型远远超出,而中国城市家庭的结构性变化也决定了更具实用性的车型往往更受消费者青睐。
经销商处的信息显示,目前北京市面迈腾终端综合优惠高达4-5万元,而雅阁与凯美瑞的优惠幅度仅有数千元。值得注意的是,一汽-大众官方销售数据显示,迈腾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仅有8.1万辆,与去年同期的11.66万辆相比大跌30.4%,甚至还不及雅阁前5个月的销量(9.24万辆)。
一汽-大众迈腾
上市仅3年的迈腾,陷入“降价销量仍下滑”的怪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B级车(中级轿车)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亦证实了外界对其定价“虚高”的质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下滑,各个细分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在B级车市场,定价较高的迈腾首先面临的就是来自高档品牌车型的冲击。如同属一汽-大众旗下的奥迪A4L,其入门车型的售价本就与迈腾高端车型的价格重叠,并且在终端也有5万元以上的优惠,这就使得迈腾难以维持原有的售价区间。
另一方面,近两年,雅阁、凯美瑞均实现了垂直换代。换代后的雅阁和凯美瑞,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路线,博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这两款新车,在设计上彰显动感和个性化,同时在动力技术、驾驶辅助功能和网联科技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与之相比,迈腾已没有明显的产品力优势,销量下滑也成为必然。
作为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的旗舰轿车,迈腾曾一度引领了B级车市场的技术潮流。2011年,一汽-大众推出的第二代迈腾(大众第7代B级车)就在当时的市场上颇为成功。如针对中国消费者对后排空间的需求,第二代迈腾将轴距加长了100mm,因此就有了“B7L”的代号。这一“对症下药”的本地化改进,尽管不再“原汁原味”,却让迈腾正式跻身B级车市场第一阵营。
2016年7月,基于大众第8代B级车打造的第三代迈腾上市。这一代车型采用了大众新的MQB平台,在上市之初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近几年汽车“新四化”的大踏步发展,以及市场形势的变化,已到产品生命中期的第三代迈腾迅速呈现疲态。目前,其终端价格接近触底,销量再度攀升的可能性已然不大。
一位迈腾的车主表示:“第三代迈腾的优势不再明显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也改变了。以前大家更偏向轿车,而且车型的选择没有那么多,现在车型也多,而且大家都倾向于买SUV,轿车品类受到挤压,整体来看,一汽-大众还是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
在被问及是否会选择第三代迈腾时,这位迈腾车主表示,“不可能再换这个车了,我相信其他老迈腾车主也是这样,再换车,肯定会选购豪华车或其他品类的车型。”
这一看法在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很有代表性。一方面,更有经济实力的家庭用户倾向于选择高档品牌车型,或者SUV车型;另一方面,年轻人群则倾向于选择更具新鲜感和科技感的产品。而传统的主打“高端”“商务”概念的B级轿车,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处境。
(图片来自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