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

大商所:推动机构投资者与衍生品市场对接

2018-05-28 10:24   中国证券报   马爽

5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基金业协会”)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在北京联合举办基金公司大宗商品衍生品研修班专题培训,基金业协会副秘书长郑富仕、大商所总经理助理刘志强、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敦和资产宏观策略总监徐小庆,白石资产总经理王智宏以及大商所会员服务部、清算部有关专家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来自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89家机构,近140多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基期加强合作

郑富仕表示,基金业协会与大商所先后在北京、大连举办了两期大宗商品衍生品专题培训班。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培训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欢迎。这期培训班是本年度协会和大商所合作一系列培训班的第一期,目的是要帮助行业了解关于铁矿石等期货最新的业务规则体系以及国际化的影响,使行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把握风险,提高大宗商品衍生品投资的防范能力。

铁矿石期货在今年5月4日正式引入境内交易所,大大提高了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市场深度,有利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融入全球经济金融格局,也为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市场配置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标的和工具。

郑富仕表示,以往基金行业参与大宗商品衍生品投资基本上以专户、私募产品为主,但随着大宗商品交易金融化程度提高,合理引导、着力推动基金行业有序地发展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在创新投资渠道、提高产品流动性、丰富基础资产,尤其在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服务实体经济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志强表示,此次再次与基金业协会联合开展基金公司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培训,希望在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渐趋成熟的当下,能够培育更多熟悉商品衍生品的基金人才,引导基金公司了解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服务基金公司研发大宗商品相关投资策略和基金产品,不断提升财富管理水平。

刘志强进一步表示,在国际市场上,大商所去年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矿、铁矿石期货和三大农产品期货市场之一的地位。总体来看,大商所市场成交量大、换手率低、多品种共同活跃的市场格局特点较为突出,初步具备了金融机构大类资产配置所需的市场容量和运行机制,可以满足机构投资者财富管理的多元化需求。

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

刘志强表示,当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深入推进,证券、基金、期货、银行、保险各专业市场之间壁垒正在逐渐消减,机构进一步融合。相关机构在实体经济服务和风险财富管理对接方面持续全面深入,机构投资者在衍生品市场中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作用愈加突出。

2017年,大商所来自基金的特法产品总数5553个,总成交量1.9万亿手,日均持仓量155.8万手。其中,公募基金公司37家,发行基金专户产品212个,基金专户总成交量474.6万手,日均持仓量18.5万手,占同期来自基金的特法账户总成交量的2.40%和日均持仓量的11.88%。截至目前,已经有18家基金公司向大商所报送了26只商品期货基金合作事宜,其中批准了6只基金开发申请,4只产品已经被证监会受理审批。

刘志强表示,大宗商品具有更广泛的全球定价的特点,其与国内其它大类资产具有天然的低相关性特点,使其具备大类资产配置的良好价值。但目前以大宗商品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占总体资管产品的比重还比较低。大宗商品是产业经济不可或缺的原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和国际贸易大国,投资一定比例的大宗商品资产有助于机构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产配置效率。

“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加入,对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刘志强表示,为了进一步完善投资者结构,大商所2013年开始着手加大对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券商、基金、私募机构的培训服务,通过和北大光华举办机构衍生品培训班,与基金业协会举办从业人员培训,与各地区相关机构组织培训,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

为了有针对性地优化交易者结构,今年大商所还推出了交易者结构改善计划,对会员单位、期货公司培训专业机构投资者给予特别支持。通过举办培训班,探究机构客户占比情况、增长情况,并继续鼓励引导支持基金公司开展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还将继续举办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论坛,推动机构投资者与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的对接,将进一步梳理完善规则制度,为机构投资者市场参与者提供便利。

责任编辑:梁肖廷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