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上市稳价期于26日正式结束,昨日是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平安好医生收盘下跌3.2%。除了好医生,港股上市的“独角兽”今年纷纷破发。南华金融集团高级策略师岑智勇认为,盈利状况不佳的基本面问题是主要原因。
稳价期购入2401万股
昨日收盘,平安好医生下跌3.2%,报收于46.85港元。相比上市当日最高点的58.7港元,好医生股价下跌20%,相比54.8港元的发售价,也下跌了14%,市值跌到500亿港元。
5月4日平安好医生上市当天,在大盘下挫影响下,好医生开盘即向下探低,后续跌幅有所收窄,但仍未能回到首发价格之上。
平安好医生招股说明书显示,与全球发售有关的稳定价格期于2018年5月26日结束,即递交港交所公开发售申请截止日期后第30日。
平安好医生公告,稳定价格操作人UBS AG及其香港分支机构在国际发售中,超额分配共2401万股股份,占超额配股权行使前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约15%。
UBS AG及其香港分支机构在稳定价格期,在市场按每股股份48.90港元至54.80港元的价格先后购买合共2401万股,完成了配股权的使用,其中,在市场作出最后一次购买的5月24日,买入价格为50.5港元。
稳价期结束后,会否继续下跌,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如果股价不能在二季度和三季度企稳,接下来11月,好医生将迎来一批基石投资者限售期结束,到时候抛盘的压力估计会更大。
“独角兽”纷纷破发
虽然上市当日即破发,但好医生无疑是今年的大热新股,一度“一票难求”,在招股阶段曾获得654倍的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超3768亿港元,位列港股史上新股“冻资王”排行榜第十一位,也是港股今年来最大的“冻资王”。
然而,今年全球市场投资环境动荡,香港市场资金风格改变,市场整体面临估值下调,好医生破发并非孤例。
与好医生同为港股新经济代表的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阅文集团、雷蛇,都曾获得很高的超额认购倍数,但上市后股价却不尽如人意,纷纷破发,市值较此前高位累计已损失逾1700亿港元。
“独角兽”科技股在港股市场纷纷破发,是否意味着港股投资者不再对独角兽高看一眼?岑智勇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香港投资者对待“独角兽”与一般上市公司仍有差别,但同是独角兽,也要按业绩表现看。香港投资者十分关心公司盈利,没有盈利支撑来匹配的高估值“独角兽”,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抛弃。
“独角兽”所代表的科技新势力依然被看好。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中国和美国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两极。中国市场正享受工程师红利和创业者红利,在资本和政策推动下,科技巨头、创业公司和各种投资机构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科技生态。
独角兽融资动作也成为各地金融市场的比拼项目。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新修订的特殊上市规则容许初创企业以直接上市的方式登陆纽交所,目的是让各地的独角兽公司有更低的门槛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同时提升美国交易所在与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地区上市的直接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