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的文化娱乐行业从2015年开始步入上升期,投融资火热的状况持续到2016年第三季度后开始回落。而进入到2017年以来,证监会对影视公司上市融资的监管趋严,针对直播等网络视听类节目的监管措施也是不断推出,更是让整个行业在2017年第三季度跌至谷底。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发展,用户在精神消费的需求也在持续升级和增长。近期行业内出现了包括“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等网络综艺节目引爆全民话题,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APP红遍大江南北等现象,让文娱行业再次热闹了起来。
一边是监管持续趋严,一边是需求持续增长,面对二者的矛盾,创投机构和创业者如何在当中挖掘机会?
需求增长推动行业螺旋式上升
根据投中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两个季度国内文娱行业在投融资表现持续回升。2018年第一季度,国内文娱行业投融资案例数量增至115起,同比上升36.9%。融资规模升至24.32亿美元,同比上升26.44%。
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师张旭认为,从最近两个季度的数据情况来看,国内文娱行业在经过理性调整后逐步回暖。
张旭指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文娱消费占比提升双轮驱动,让文娱行业发展前景乐观。而随着经济稳步发展和消费升级,文娱产业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确认的产业支柱性进一步凸显。
对于数据回暖的原因,君创资本合伙人程浩然表示,从面上来看,是有现象级的作品和节目事件驱动,比如电影票房的带动效应、网络综艺的热度掀起了全民探讨的话题。而从深度来分析,主要是供给和需求的匹配,产生了巨大的契合效应。
在投资人看来,数据的回暖并不能说明行业真的在回暖。华映资本合伙人刘献民指出,尽管从数据上看,文娱行业的投融资有回暖的迹象,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目前行业仍然处于比较“紧缩”的状态。他表示,越来越多的监管政策出台,对内容的把控比以前严格很多。对于内容公司来说,他们会面临调整。
“这种情况下,对于投资人来说,会希望在更严格监管的环境下,重新考量投资逻辑,在筛选公司标的的时候也会增加条件。可以说,对于文娱行业,目前整个资本市场正处于认识和重新判断的过程。”刘献民说。
众多细分领域受关注
从近期行业内的投融资状况来看,张旭指出,文化娱乐行业产业增长逻辑变化,头部公司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优质内容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泛娱乐生态日趋成熟,资本进一步布局细分行业龙头。
根据投中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细分领域里面,精品IP促进泛娱乐生态发展,聚焦精品内容,影视龙头受益;腾讯、网易以超头部游戏实现快速增长,手游仍是游戏行业主角,关注新热点新玩法;畅销书对市场贡献度提升,数字阅读受益于付费红利,在内容及平台具备优势的领先企业受到更多关注;媒体集中度提升,营销行业整体承压。
在刘献民看来,能够成为行业头部,通常内容或者产品已经获得了市场的验证。互联网产品在用户认可后会获得比较大的增长,而内容产品则强调持续生产的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成为头部,刘献民指出,需要看具体的细分领域,不同团队有不同的优势,可以从几方面判断:团队能力、对用户的理解、内容的认知能力以及生产内容的方式是否科学、高效。
具体来说,刘献民指出,如果同时具备下列特征,一般该企业已经处于行业头部。“能够拥有一些IP,拥有很强的发行能力,能够利用新媒体、新兴技术在营销手段等方面实现高效转化。”
对于看好的细分领域,程浩然提到了四个领域。第一,游戏。程浩然认为,虽然游戏面临被大平台垄断的现状,但仍然是最赚钱的细分领域,每年都会有新的游戏模式出现,带来一定机会,比如电竞和养成类的游戏如旅行青蛙等受热捧。第二,影视剧。目前主流的网络平台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三家,每年投入大体量资金来收购影视剧,所带来的产业链联动,是值得投资的行业。第三,艺人经纪。流量型艺人在今年随着“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大火,背后带来的投资机会不可忽视。第四,虚拟偶像养成。近期流行的迪丽热巴的卡通形象,综合了游戏、艺人、漫画、影视等元素,有一定的创新,泛文娱行业的融通性越来越强,离不开这些要素去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刘献民指出,在文娱行业中,华映资本会重点关注一些偏视频类的细分领域。“主要原因很简单,从占用用户的时间、用户消费信息的效率来看,视频类相对来说最好、最高。与此同时,动漫类、二次元类的群体基数也还在增长。”
退出问题仍待破解
从退出环节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的文娱行业无论在并购市场还是IPO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根据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Q1并购宣布案例数量60起;完成案例42起。已披露宣布并购金额共18.28亿美元,完成并购金额6.8亿美元,并购规模继2016年Q2以来持续低迷。IPO规模22.67亿美元,环比上升213.45%,IPO企业数量3家,环比小幅下降。
张旭认为,2018年文化娱乐行业正处在资本市场收窄借壳的政策窗口,许多公司不得已谋求独立IPO或被上市公司并购,并购的根本动力并未发生较大变化。伴随着国家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市场洗牌进一步加剧。
在愈发趋严的监管环境下,文娱行业的投资逻辑又有怎样的变化?刘献民指出,对于内容项目、纯互联网端的产品,投资思路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还是希望能够更高效获取用户。但现在对产品的变现要求提高,要求产品在积累到一定用户后能够实际产生变现能力。在刘献民看来,二级市场上的退出仍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退出如果不通畅,短期投资就会相对谨慎一点。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投后管理环节投入非常大。他指出,投资机构会帮助被投企业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去帮助被投企业获得价值增长。“这是受市场环境驱使,投资机构这两年数量剧增,被投企业也很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机构投入很多精力去帮助被投企业发展业务,是效率最高的事情。”刘献民说。
不过,程浩然认为,资本市场的政策变化对于文娱行业的投资影响有限。他强调,真正的行业投资不是靠政策红利带来回报的。对于产业投资和战略投资的资金来说没有影响,这些资金大多是价值投资,好的文娱公司照样被行业内的头部公司收购,而国内IPO大门暂时关掉不影响寻求海外上市等其他退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