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港股前五月频现破发 全年IPO仍乐观

2018-06-01 13:48  经济参考报

5月31日,香港恒生指数收于30470.47点,虽与今年年初几乎持平,但与1月份高点相比已下挫约10%。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市场频现破发潮,但随着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等利好因素支撑,预计今年港交所IPO金额将乐观。

纵观香港市场前5个月表现,1月底时冲高至十余年最高点33484.08点,之后震荡下跌,在美联储加息、全球贸易摩擦等负面因素冲击下,恒生指数在30000点一线震荡。

与2017年大相径庭,今年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行业公司在香港市场表现起伏较大,跌破发行价现象屡见不鲜。

2017年,阅文集团、众安在线等新经济行业公司来港上市,受到市场热捧,新股发行估值较高。同时,恒生综合资讯科技行业指数的涨幅位居第一,领跑其他行业指数,表明香港市场投资者对新经济行业公司发展前景看好。

平安好医生作为香港今年上市的第一支科技独角兽企业,上市不久便跌破发行价。5月31日收盘价为45.8港元,比发行价54.8港元跌去约10%。

与平安好医生同为港股新经济代表的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阅文集团、雷蛇,都曾获得很高的超额认购倍数,但上市后股价不尽如人意,纷纷破发。据不完全统计,市值较此前高位累计已损失逾1500亿港元。

无独有偶,较早在港上市的科技公司也陷入“破发”境地。于2016年12月在港上市的美图公司,5月31日股价下跌超过2%,跌至每股8.31港元,低于发行价8.5港元。

市场人士认为,贸易战等外围因素影响令近期香港市场不确定性增大,远不如2017年下半年新经济类型股票上市时较易获得高估值。

2017年,在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占整体发行总额的30%以上。炽热的市场环境让很多投资人误以为通过短线投资“打新”就可以实现获利。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人士表示,投资人要充分识别和考量发行价格中对应的市盈率估值水平的高低,回避一些过度炒作导致发行估值过高的股票。一家优秀的企业不会靠“打新”令投资者短期获利,而是通过长期投资回报体现其价值。

尽管市场频现破发潮,但随着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等利好因素支撑,预计今年港交所IPO金额将乐观。

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一季度,共64家公司在港IPO,其中主板31家、创业板33家,超过前两年一季度总和。一般来说,一季度通常是新股发行淡季,而今年一季度发行数量,已经达到去年发行总和的38%。随着下半年的到来,港股IPO数量可能出现井喷。

香港联交所4月还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即实施同股不同权,同时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该政策于4月30日起生效,即时接受上市申请。

责任编辑:郝梦圆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