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

创新型企业登陆境内资本市场的浪潮即将到来 支持中国新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8-06-11 09:03  上海证券报

 随着《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创新企业试点配套规则落地,以及证监会接收并受理小米集团在国内发行CDR并上市的申请,备受关注的创新型企业登陆境内资本市场的浪潮即将到来。与此同时,由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等6家机构申报的战略配售公募基金获得证监会批文,将重点投资于包括A股、CDR在内的创新型企业上市的战略配售。

 资深投行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从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对创新试点企业登陆境内资本市场的深思熟虑,以及对资本市场稳定的呵护和关切。同时,近年来A股市场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制度建设、市场容量、投资理念、投资者教育等各方面为迎接创新型企业登陆境内资本市场做好了充分准备,广大投资者分享创新型企业以及中国新经济发展成果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近期创新型企业IPO申购情况

 支持中国新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知名交易所展开争夺优秀公司的激烈竞争,其中纽交所为增加对创新企业的吸引力,于2017年修改了上市流程,港交所“同股同权”时代亦已成为历史。目前,中国内地监管机构主要从两个方面支持新经济公司在资本市场发展,一是IPO制度改革,二是CDR制度设计,为资本市场更好服务于创新型企业和支持经济发展动能转换铺路。

 中国经济培育出了数量可观的创新型企业。在Crunchbase、CB Insights等国际机构榜单中,中国企业总数均位列第二,紧随美国之后。投行人士认为,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海外上市的创新型企业回归中国资本市场、鼓励更多创新型企业在境内上市,将构筑“创新型企业-资本市场-经济动能转换”的正向循环,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撑中国新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

 创新企业利于吸引更多资金入市

 由于创新型企业的行业龙头不少已在海外上市或计划上市,目前A股市场的优质创新型企业标的具有稀缺性。而A股未来的上市公司行业结构需要与宏观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匹配,资本市场亦高度关注创新企业的投资机会。

 有市场机构统计显示,2018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增量最多的包括计算机、医药生物、传媒、休闲服务、轻工制造等行业,持有市值分别较2017年末增长655.44亿元、588.80亿元、174.01亿元、143.30亿元和80.78亿元;机构投资者中QFII投资者持有市值的增量也主要在医药生物、休闲服务、传媒、机械设备和计算机等创新型行业,持有市值增量分别达到18.75亿元、11.54亿元、9.93亿元、8.97亿元和8.11亿元。

 长期来看,随着A股纳入MSCI,更多境内外投资者进入市场,价值投资资金将稳步增加,无论一级、二级市场都需要更多代表新产业、新经济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完善A股上市公司结构,稳步推进整体市场价值提升。

 记者注意到,近期,包括药明康德、工业富联等多家创新型企业陆续登陆A股市场,得到投资者高度认可。例如,药明康德、富士康、宁德时代均实现了网上网下高倍数超额认购,富士康更是吸引了包括“国家队”、大型央企及央企基金、BAT等在内的20家投资机构参与战略配售。从上市后市场表现来看,药明康德上市后实现连续16个涨停,累计涨幅达到280.90%,受到市场热烈追捧。

 而在上市以后,创新型企业也持续受到市场资金青睐。这里所说的创新型企业主要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显示,2016年以来,生物医药、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行业上市后累计涨幅居前。采掘、建筑材料、钢铁等传统行业上市后累计涨幅较低。医药生物、计算机、通信等创新型行业市场表现优异,体现了市场资金对该类型企业的持续关注。创新型企业的陆续上市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源头活水”,进一步吸引更多资金进入。

 市场容量足够保证大盘创新企业发行

 创新型企业上市会否对资本市场带来冲击,也是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有统计显示,近年来,A股市场IPO申购资金较为充裕。2016年、2017年发行的IPO项目中,网下发行提供有效报价的配售对象家数平均为4630家,平均名义申购金额约6690亿元。2018年至今,网下发行配售对象家数进一步增长至5542家,平均名义申购金额约为6515亿元。

 2016年、2017年,网上发行平均名义认购倍数为3853倍,平均有效申购户数约为1325万户。2018年至今,网上发行平均名义认购倍数为3377倍,平均有效申购户数为1326万户。

 投行人士认为,现行信用申购制度下,名义申购规模存在放大,但根据上述保守测算的发行申购资金量,A股市场对单一项目的承接规模接近5000亿元,对大盘股发行有充足的承接能力。

 同时,A股二级市场交易量也较为充沛。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A股总市值约为54.42万亿元,流通市值约为43.47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超过4500亿元,相对大盘股发行密集的2007年、2008年的日均成交额已显著提高(2007年8只大盘股上市初期流通金额平均约270亿元,同期A股日均成交额约1800亿元)。投行人士认为,目前A股市场有能力消化大盘股上市流通的影响。

 再者,战略配售基金将更好保障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发行,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对创新型企业登陆境内市场进行了统筹考虑。首先,从6只战略配售基金管理人的选择上,选取了内地领先的基金管理机构;其次,战略配售基金的募集仅面向个人投资者(且设定50万元的上限,体现了公平性)、社保和基本养老险等特定机构投资者,认购费率低,惠及更多投资者的政策导向明显。第三,战略配售基金的封闭期为36个月,为未来包括CDR或A股方式的发行提供稳定的长线资金,也有利于大盘创新型企业的发行和后市稳定。

 市场化发行促进创新型企业合理定价

 近期,工业富联IPO发行采取向网下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其中,证券基金公司、保险机构、证券公司、QFII、财务公司和信托公司等有专业定价能力的专业机构的报价对最终定价有重要影响。同时,为促进网下投资者合理报价,对于网下投资者获配数量上采取一定比例和一定期限的锁定期限制,抑制高报价,保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采取创新战略配售机制,也会降低发行对市场资金的影响。工业富联IPO发行规模的30%向战略投资者进行配售,战略配售的规模约80亿元,引入了“国家队”、大型央企及央企基金、大型保险公司和“BAT”互联网企业等重量级投资者。投行人士称,参照工业富联IPO的发行安排,预计未来包括以CDR或A股方式登陆境内资本市场的创新型企业发行,也将可以采纳战略配售机制,将相当比例的发行规模向锁定期超过12个月的长期投资者进行配售。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战略投资者采取不同的锁定期安排,能够通过分批解禁的方式,减小战略配售股份集中解禁对市场的影响。

 近期有观点认为,A股弱市环境下创新型企业回归会分流市场资金,导致市场下跌。多位资深市场人士认为,该观点并无事实依据。市场人士认为,近期A股市场的交易情况以及海外资金的持续进入,均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投资价值和估值水平的认可。而创新型企业的发行上市,将进一步优化A股上市公司结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这也是多年来资本市场的期盼,如今即将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郭俊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