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昨日出席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介绍五省(市)试验区一年来的试点工作进展和成效等情况。他指出,要紧紧围绕提升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目标,推动试验区工作向纵深迈进。
据悉,在试验区实践的基础上,人民银行正在牵头制定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近期即将发布。
陈雨露透露,央行近期正在加快论证在试验区尽快先行开展四项具体试点工作,包括构建绿色信贷业务管理体系、统一绿色信贷统计标准、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开展金融支持清洁供暖试点和金融支持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试点。
同时,央行正在加紧协调各部门深入研究开展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商业银行探索建立绿色信贷环境效益交易机制,建立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优化绿色信贷宏观审慎评估等事项,根据“成熟一项,加紧推进一项”的原则来扎实展开上述关键工作。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如今,试验区一周年在即,陈雨露表示“试点工作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体制和机制;二是依托市场,不断激发绿色金融创新活力;三是多管齐下,推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见到成效;四是防控风险,确保试验区改革创新工作行稳致远。
据人民银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试点总体方案中85%以上的试点任务已经启动推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末,五省(区)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已达到2600多亿元,比试验区获批之初增长了13%,高于同期试验区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在总量扩大的同时,绿色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3月末五省(区)试验区绿色贷款不良率为0.12%,比试验区平均不良率低0.94%。
陈雨露指出,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探索有效路径。在这方面,试验区已取得一定成绩,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及时提炼,上升到制度层面。
这些做法包括:一是以绿色项目库建设为抓手,推动制度建设。二是立足市场化原则,探索多种渠道、多种资源,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三是以绿色信贷MPA考核为抓手,构建绿色金融正向激励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尚在初期阶段,改革试验区在建设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陈雨露指出,当前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即绿色金融发展的可持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绿色项目还难以有效内生化,投资回报率不高,吸引力不足。“绿色金融如果不能体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意味着需要政府源源不断地进行投入和补贴,这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违背绿色金融发展的初衷。”他说。
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五省(区)试验区要聚焦这一核心问题,努力攻坚,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具体包括先行先试、多措并举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