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19日表示,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宏观金融稳定大局出发,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开放三大任务,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目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风险和合规意识持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银保监会方面表示目前银行保险机构运行稳健、风险可控,但其公布的5月末不良资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9%,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大幅回升。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以来银行不良加速暴露主要与不良认定标准趋严有关。未来几个季度,不良贷款率仍会有上升压力。
不良认定标准趋严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不良贷款余额为1.77万亿元。也就是说,仅两个月的时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0.1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增加1300亿元。
此前,我国不良贷款率曾在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连续5个季度维持在1.74%,但是,今年以来,不良率再次呈现上升之势,且根据最新的数据看,不良呈现加速暴露的趋势。
不过,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整个行业的不良加速暴露,主要与银行更为严格的贷款分类有关。证券时报曾独家报道,监管层对逾期90天以上但未列入不良贷款的监管口径已进一步收紧。最新的政策口径是,属于银保监会直管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要求在6月30日之前,“一刀切”将全部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计入不良;属于地方银监局管理的地方法人银行则获得一定的缓冲期限,按各地实际情况,有些地方银行甚至可以延期到明年达标。
北京一国有大行风控部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尽管此前就有监管规定,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要纳入不良,但过去银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不严格,不少银行并没有把所有的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纳入不良,有的时候银行会根据贷款的抵质押品情况对每笔贷款具体分类。“总的来说,大行对贷款分类更为严格,有的时候,如果贷款抵质押品不够充分,逾期60天的贷款也会纳入不良”。
“今年以来,银行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贷款违约情况,但由于贷款分类更为严格了,所以原本纳入正常类、关注类的贷款也最终被移到不良类,加速了真实不良情况的暴露,所以会看到5月末不良大幅‘双升’。”上海一银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亦表示,去年以来,银保监会督促银行利用当前拨备较充足的有利条件,做实贷款分类,真实反映信用风险。目前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已由高峰期的近120%降至100%以内。
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武雯分析,5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末有所提升,由1.75%上升到1.9%,拨备覆盖率相较一季度末有所下降,但基本符合预期,主要由于不良认定标准趋严,带来不良贷款余额规模的增长。这只是对显性不良的进一步确认,并不意味着行业资产质量恶化,且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不良率和不良前瞻性指标改善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