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九次向社会发布银行卡产业的年度性研究报告《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卡新增发卡量6.6亿张,总量达到70.3亿张,增长10.3%,交易总额734.6万亿元,银行卡渗透率48.7%,连续四年持续提升。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表示,要适度做好“减量”文章,对于过去因“跑马圈地”粗放拓展市场而沉淀下来的大量“睡眠卡”,或加大清理或加以唤醒,减少资源占用,轻装上阵。
房地产类商户交易笔数或加快增长
《报告》指出,2017年银行卡发卡规模平稳增长,其中信用卡发卡量加速增长,截至2017年年末,银行卡累计发卡量70.3亿张,当年新增发卡量6.6亿张,同比增长10.3%。
按照全国人口计算,银行卡人均持卡量在2014年至2016年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年末人均持卡数首次突破了5张,为5.06张;借记卡人均持卡数为4.49张,信用卡人均持卡数为0.57张。
截至2017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累计发卡量占全国银行卡总发卡量的51.5%,招商银行等11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累计发卡量占全国银行卡总发卡量的12.2%,其他邮政储蓄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约占36.3%。
然而,虽然银行卡的数量在增长,总刷卡金额却较2016年有所下降,2016年银行卡交易金额为743.6万亿元,2017年为734.6万亿元。其中借记卡交易金额为704万亿元,比2016年减少了14万亿元,信用卡交易金额则较2016年增加了5万亿元。
同时,卡均交易金额也有着较大幅度的下降,2016年卡均交易金额为11.67万元,2017年卡均交易减少较多,只有10.45万元,卡均交易金额缩水了一成。而在这一项上,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卡均交易金额均有所减少。
《报告》指出,在银行卡交易的几个主要场景中,宾馆类交易金额出现大幅度增长,得益于宾馆业整体发展平稳,餐饮类交易金额大幅增加,旅游售票类交易也有着大幅增长,并预计交易规模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此外,房地产类交易金额略有增长,并预计2018年房地产类商户交易笔数或加快增长。
《报告》认为,2018年,随着金融去杠杆政策深化,预计房贷政策收紧将继续影响房地产行业的潜在银行卡交易规模,不过,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房屋租赁市场将更加活跃,预计房产经纪和租金支付类商户银行卡交易笔数或加快增长。
2017年超市类商户交易笔数有着显著下降,预计2018年交易笔数降幅或收窄。《报告》认为,受到MCC违规套现整顿和第三方支付分流的影响,超市类商户银行跨行交易笔数同比下降。但是2018年,由于云闪付APP的快速发展,交易笔数降幅有望收窄。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认为,作为银行重要业务,新时代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要覆盖更广的客户,在做好个人客户服务的同时,也要服务好各行各业、各色各样的民生大众和小微商户,尤其是大量涉及消费服务的个体工商户、服务型企业等,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推动银行卡产业回归便民本源。
央行支付结算司工具处副处长翁泉表示,融合是银行卡业务适应客户需求的必须之选,不能让银行卡业务后台化、通道化。未来,应该将借记卡、信贷、理财等多个银行资源进行融合,在支付领域保证银行的主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