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

中弘股份定增流产 房企“补血”难度提升

2018-06-21 14:59  证券时报网   王小伟

地产融资的收紧,从此前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到地产类信托,开始在A股市场的非公开发行中逐步得到验证。

6月20日,中弘股份股价一度跌破1元,差点成为*ST海润之后又一只“仙股”。6月20日晚间,中弘股份发布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告,这意味着公司筹划两年之久的36亿元规模定增彻底告吹。而根据证监会日前披露的《发行监管部再融资申请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包括中洲控股、泰禾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房地产企业的非公开发行审核状态均为“中止审查”。

终止定增

中弘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所筹划的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决议的有效期至2018年5月16日届满,鉴于相关决议已失效,经与保荐机构协商,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撤回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申报材料的申请,并于6月2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终止。

中弘股份是在2016年4月和5月审议通过的定增议案,于2016年5月30日向中国证监会申报了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于3日后取得中国证监会《受理通知书》,并于2016年7月11日取得《反馈意见通知书》。但是,公司于2017年4月20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止审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于2017年5月10日取得《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中止审查通知书》。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2016年5月,泰禾集团也筹划拟向包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福建泰禾投资有限公司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5355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8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北京大兴中央广场(泰禾嘉信)项目、北京西局西府大院项目等项目,并偿还金融机构贷款。同年9月,公司便决定将原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从98亿元调减至70亿元,发行数量由5.38亿股降至3.85亿股,调整后所募集的70亿资金用途中不包括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截至6月14日的《发行监管部再融资申请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在目前申请再融资的房地产企业中,包括嘉凯城在内的4家公司为“已通过发审会”状态,包括绿地控股在内的6家房地产公司为“已反馈”状态,而中洲控股、中弘控股和泰禾集团3家公司则为“中止审查”状态。

实际上,根据Wind统计,从2018年至今,成功定向增发融资的房地产A股公司只有中华企业和我爱我家两家公司。其中,中华企业是大股东为了避免同业竞争而给上市公司注入中星集团,而我爱我家则是昆百大A的“卖壳”。

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火爆,引发了从中央到各地密集出台调控政策。而前述遭遇“中止审查”的A股房地产企业,多数申请再融资的时间窗口,正好赶在了调控政策出台前夕。

持续收紧的地产融资,以及逐渐降温的地产销售,使不少房企负债率高企,且开始深切感受到来自现金流方面的压力。中弘股份在6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透露,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19日,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累计新增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为7.5亿元,占公司2017年12月31日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73.2亿元的10.29%;截止到2018年6月19日,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已经超过35亿元,全部为各类借款。

责任编辑:谢玥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