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敦和基金会联合发起“敦和·竹林计划”,支持我国青年学者开展慈善研究。项目得到了来自海内外青年学人的热情响应,目前已奖励和资助了百余名青年学人开展课题研究。近日,新华公益联合中国慈善联合会、敦和基金会推出“竹林论善”系列,将陆续展示这些青年学人的优秀研究成果,打造一场慈善思想的盛宴。今天是第六篇——
江南慈善文化传统与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兴起
[摘要]江南地区拥有源远流长的慈善文化传统,为红十字运动向中国的移植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高度会通的业务活动和征信机制为红十字会扎根中国提供了民众认同的观念基础。在近代西学的全方位冲击下,江南慈善文化传统通过融通与转型实现了时代更生,催生了晚清义赈,为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奠定了实践基础,江南的善人群体则为红十字会在中国的创建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本。江南慈善文化传统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兴起过程中的一席之地是不容忽视的。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一场战争,由瑞士人亨利·杜南于1863年发起倡议,随即如燎原之火迅速扩散开来。在近代中国门户洞开、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下,红十字登陆中国乃大势所趋。红十字会在中国的创建,被誉为慈善界“第一伟举”。对此,学界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审视,尤其对中国红十字会起源模式的探讨,形成焦点。围绕这一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冲击——回应说。以闵杰和周秋光为代表,他们大体认为“红十字会的诞生存在着一个相当清晰的从思想到行动的展开线索,即经历了西方影响——国人了解——宣传鼓动——成立组织的线性发展阶段。”对此,朱浒、杨念群持保留态度。
二是本土实践说。朱浒、杨念群认为,“以往研究基本上没有对实践脉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掩盖了红十字会在中国扎根的真正途径”。他们强调义赈的作用,认为“正是义赈这种跨地域的地方性实践机制在上海的持续运转,才使得上海绅商能够屡屡在实际行动中将红十字形式运用于中国”,“红十字会在中国起源过程中的所有实践都属于这种跨地域的地方性实践机制的范围。”
三是中西慈善文化融合与嫁接说。周秋光曾撰文指出,“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是内因与外因互动、中西慈善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周秋光与杨智芳又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红十字会起源路径上的“嫁接”理论,指出“红十字会虽系‘舶来品’,但中国红十字会确是中国本土的慈善组织‘嫁接’红十字会逐渐成长的结果。”池子华则从西学东渐与红十字的“登堂入室”、人道主义——中西会通的慈善文化和在“融通”中实现对接三个层面对红十字会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进行阐释,指出“在西方慈善事业‘东渐’的潮流中,红十字登陆中国。经过有识之士的启蒙宣传和‘移花接木’的实践,红十字会在中国的创兴已是水到渠成。”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关于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模式问题,学术界已有相当探讨,尽管尚无定论,但在这一问题上已有一定共识,即红十字会在中国的起源是多种因素、多方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本土慈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舶来品”的红十字会,不是在其他地方而是首先在江南落地生根,这与江南社会浓郁的慈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考察,以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