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最新调查显示,2017年香港银行录得强劲的盈利水平,并计划将利润再投资于科技和创新以推动增长,保持竞争力。
毕马威第30期香港银行业年度报告,回顾了香港银行业的整体表现,并对香港十大本地银行2017年的主要绩效指标作出了分析。
报告发现,报告涵盖的所有持牌银行的总资产增长达8.1%,高于2016年5.6%的增幅,而扣除减值准备前之经营利润则按年同比增加13%,由港币2,030亿元增加至港币2,290亿元。
贷款组合强劲增长,成本收入比率下降,加上信贷质量和净息差有所改善均令相关银行在2017年录得强劲的收入增长和更高的盈利水平。
毕马威香港银行业和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马绍辉(PaulMcSheaffrey)指出:“我们看到美国息口继续上升——预计港元利率在未来也会顺势上扬——这可能会导致整个银行业录得更高利差。信贷亏损有所下降并保持低位,而我们也看到贷款业务按年度同比录得大幅增长,显示银行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它们的资产和贷款业务也将继续增长。”
截至2017年年底,报告涵盖的银行的平均净息差增加至1.63%,较2016年增加6个基点,而平均成本收入比率则由去年的47.9%改善至42.5%。香港十大本地银行的平均减值贷款比率则从2016年的0.82%下降至0.68%。
与此同时,受访银行的贷款和垫款总额于2017年按年同比增长14.9%至港币84,680亿元。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业合伙人黄宝珊指出:“这些增长部分是受到‘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物业市场需求强劲带动。”
业界另一项重大发展是香港最近引入新的虚拟银行发牌制度。非传统营运商纷纷计划申请相关牌照并提供其他金融服务,令银行业的竞争更趋激烈。
黄宝珊补充说:“这些新参与者应能大幅激发传统银行,推动它们创新、采用新的技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进一步开发其在线和移动平台以提升服务水平。”
允许科技公司设立虚拟银行也有望显著提高行业标准,令所使用的技术更加精良。
马绍辉总结说:“多家银行均表示他们在2017年增加了在创新科技方面的开支,我们预期数字化和自动化将继续成为行业的焦点,以协助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并保持竞争力。”
“在这些银行中,许多也寻求投资于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有关的机遇,以进军新市场和开发新产品,扩大客户基础并推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