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

新三板做市普遍亏损 券商密集撤出做市业务

2018-06-28 08:02  证券时报

昨日,安信证券、上海证券分别发布公告,各自从4家做市交易的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报价服务。同日,还有南京证券、恒泰证券分别公布从3家、1家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报价。

这已经是近一段时间市场的普遍现象。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近两个月来,共有568个公告涉及券商退出为新三板企业做市报价服务。这些举措背后,源于新三板做市商在做市报价服务中不赚反亏,而且是全行业普遍亏损。

58天59家做市商

退出372家企业做市

2017年3月,福布斯发布值得关注的新三板企业榜,抓住共享经济风口的凯路仕(430759.OC)赫然在列。进入2018年,时至今日,福布斯再也未见发布同类榜单,而凯路仕也今非昔比。

一方面,与此前2015年、2016年净利润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速相比,凯路仕2017年净利润出现了下滑——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5020.06万元,而该公司2015年和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7422.37万元和9111.19万元。

另一方面,作为新三板做市交易的凯路仕,参与其做市报价服务的做市商队伍急剧萎缩。今年5月份至今,就有包括当初推荐挂牌的主办券商国信证券在内,以及广发证券、广州证券和长江证券等12家做市商退出该公司做市服务。凯路仕最新的做市商数量已降至6家,此前最多时达到了24家。

如果说凯路仕是被做市商抛弃的新三板个股缩影,那广建装饰(831262.OC)则属套牢做市商的“标兵”。广建装饰2014年11月在新三板市场成功挂牌,后来由协议转让转入做市交易,做市交易最高股价为18元。

资料显示,广建装饰2015年7月9日发布定增公告,以6.50元/股的价格成功发行了1200万股,进行了一轮定向增资。也是该次定向增资,不少做市商借此获得了该公司的做市筹码,并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16年7月,该股做市价格暴跌,从最高价18元跌至5元之下。这还不是最惨的,随着该公司漫长的并购重组最终宣告失败,股价更是跌至6月27日的0.31元。

“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做市商,只要此前没有逃离的,全部亏损,而且是巨亏,几乎仅剩下一点渣渣了。”一位此前通过做市商获取该公司筹码的投资者说。

也正是因此,截至昨日,今年5月份以来共有568个公告关于做市商退出为新三板企业做市报价服务,涉及372家新三板做市企业,59家券商。而在3月份以前,平均每个月只有几十个类似公告。

单家做市商方面,近两个月内退出做市报价服务家数最多的券商分别为:兴业证券67家、中原证券36家、光大证券34家、东吴证券33家。

根据Choice数据,从2014年8月25日首次做市至2018年6月27日,兴业证券参与做市股票的数量为351只,仅次于中泰证券354只,位列第二名。目前兴业证券正在做市的股票还有173只,排名第六。

截至2017年末,中原证券新三板做市股票有114家,做市数量排名第二十三。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中原证券正在做市的股票数量为71家,排名三十位。

考核压力

倒逼做市全线收缩

在新三板扩容之际,做市业务一度成为诸多证券公司踊跃参与的业务,甚至不少中小券商将其作为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从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大幅倾斜。大部分证券公司组建了专门的新三板做市交易部,扩招了新三板做市团队,甚至还有专门的新三板研究员对做市个股进行跟踪研究。

然而,随着2015年A股市场的巨幅波动,新三板市场也被殃及,尤其在机制建设尚不健全的背景下,新三板市场无论协议转让还是做市交易,成交量都急剧下滑,不仅投资者手中的新三板筹码难以套现,做市商手中的做市筹码也无法流通,并随着股价的持续走低逐步出现普遍亏损。

中原证券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新三板做市业务面临指数持续下跌、交易低迷的系统性风险。中原证券表示,该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策略,减少新增项目投资,对存量项目逐步退出,严控交易风险,做市家数呈现净减少,压缩业务规模。

广州证券也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去年新三板市场整体发展放缓,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持续低迷,全年换手率仅为13.47%,且连续三年呈逐渐下降趋势。该公司对做市存量股票进行了全面梳理,全年主动退出做市项目71家。去年底,该公司新三板做市业务持仓规模2.94亿元,公司累计做市股票家数179家,行业排名第九名。

东方证券在年报中表示,该公司围绕“去库存、调结构、建设核心投研能力”三大主题,加强对存量做市股票的投后管理,进一步优化股票投资组合;对于增量做市股票更加精挑细选,更加重视企业成长潜力、行业空间、业务规模及估值的安全边际。

截至2017年末,东方证券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155家,其中101家进入创新层,持仓市值占公司持仓总市值70.9%。该公司为84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做市业务余额33.64亿元。

从这些券商披露的2017年年报不难看出,做市商几乎都在对参与做市的个股进行“瘦身”,制订更严格的做市标的门槛,退出部分做市标的,裁减做市业务人员。

一家近期退出做市报价服务家数较多的券商原做市部门负责人透露,“不止我们一家公司在退出,大家都在退出。新三板市场刚兴起时参与做市是赚钱的,当时大家在数量上很激进。不过后来政策红利没有兑现,做市商布局新三板一般会采用两种思路:自营或直投,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更好的盈利模式。现在大家都更偏重于质量。”

中山证券做市商业务部总经理周文地向记者分析近期券商密集退出做市报价服务的原因,“做市商要花费人力去盯盘、跟踪股票,又要报价,但由于新三板市场缺乏流动性,这就违背了做市交易的本质和初衷。在券商考核压力以及收缩战线的背景下,就有了近期批量退出做市报价服务的现象。”

不过,也有受访的做市部门负责人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券商主动要求退出做市报价服务;也有极少情况下,为了控制股东人数、限制关联股东,挂牌企业可能自身会有转为竞价交易的诉求。

退出不等于

成功卖掉所持做市股票

在新三板流动性低迷的当下,券商能选择什么方式来退出做市报价服务,这是摆在当下所有的做市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周文地梳理了当前券商四种常见做法:

一是由挂牌企业股东回购做市商所持股份。当做市商一旦有了退出诉求,可以尝试和挂牌企业控股方洽谈,以回购股份的方式退出,这种方式挂牌企业一般会公布明确的股东回购方案。“具体要看企业老板有没有能力收,愿不愿意收,可谈的空间有多大。”一家新三板业务比较突出的券商做市负责人介绍。

二是所持股票仍然留存,但不再担任做市商。有些做市商选择退出,不再承担报价和接票的职责,但仍作为投资者持有做市标的股票,静待市场回暖解套。

三是退出做市报价服务后,将所持股票以竞价交易方式慢慢出售。一次不多,可能仅几千股,偶尔形成一点交易量。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不计成本一次斩仓出尽。

四是找到第三方机构来承接所持股票。诸如私募、资管产品之类的资金方,出于并购或其他目的,偶尔会到新三板市场收购一些优质股票,双方洽谈完之后以大宗交易方式交易。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当下新三板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大多数券商做市业务出现亏损,只是亏损额度多寡不同而已。 “在现在的流动性下,能收回成本就很不错了。”一家券商做市负责人说。

证券时报记者以2016年7月1日的增发价,和2018年6月1日的收盘价进行比较,试图通过统计来反映新三板投资者和做市商账面盈亏情况。按上述口径统计,一共有1395只股票的股价跌破增发价。其中联创投资(833502.OC)由341.25元的增发价跌至了5.17元的股价(后复权)。

不过,有券商做市负责人表示,若目前的股价太低,券商也不至于会亏损太多。“一些股票折价太多,但实际上真实价值不应该这么低,券商可能会和企业谈一个折中的价格。”

即便目前股价(后复权)比增发价格有溢价,做市商也不一定能够盈利。

“以回购的方式退出,基本上都要打折卖的。一般是按照当初的持仓成本价来回购。即便是原价回购,也有资金成本。”该负责人补充道,“唯有第三方收购这种退出方式是可能产生溢价的。”

责任编辑:郝梦圆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