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单秀巧)去杠杆对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进程中,民营企业的资金链会不会因为去杠杆的冲击而断裂,备受官学商各界关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在接受中国财富网专访时表示,决策层也密切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且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要求。他介绍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和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新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也强调了结构性去杠杆。
匡贤明强调,从现实情况看,随着稳杠杆效果的不断增强,需要在加快结构性去杠杆的同时推进金融体系创新,以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国特定发展模式中的杠杆带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
匡贤明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杠杆”所针对的突出矛盾,既有总量问题,更有结构问题。过去几年我国杠杆率的快速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上升较快。
事实上,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2008年12月至2017年6月,非金融部门总杠杆率上升了114.6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上升了67.1个百分点,对总杠杆率上升的贡献率接近60%。而企业杠杆中又以国有企业杠杆率为突出。
同时,数据显示,2017年6月,中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45.7%,这一数据在国际比较中并不高。但是,匡贤明指出,地方政府杠杆率比较高,尤其是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行为层出不穷,债务增速过快,信用风险不断累积,对金融安全带来隐患。个别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相举债,实质上的杠杆率在提升。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尤其是对某些风险点的精准施策,有效地稳定了杠杆率水平。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的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杠杆率增幅比2012-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10.9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杠杆率比2017年高0.9个百分点,增幅同比收窄1.1个百分点。匡贤明认为,这说明“拆弹”效果明显,为我国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