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解方) 3岁的次仁(化名)和5岁的索朗(化名)来自青海省乐都,是一对很要好的小伙伴。由于父母离异且长期在外,两个孩子只能由他们年迈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来照顾。次仁的奶奶有腰间盘突出,而索朗的外婆则有心脏病,这使得两位老人在抚养孩子方面显得颇为艰辛。
次仁和索朗的家庭情况在中国的贫困山区并非个例。这也突显出在这些地区设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必要性。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的“一村一园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村一园计划”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09年发起的一项儿童早期教育项目,旨在为边远贫困村落3-6岁儿童提供低成本保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其中的“一园”就是指“山村幼儿园”。
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一所山村幼儿园里的孩子们
近日,总部位于卡塔尔多哈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 简称WISE)在其官网宣布,来自中国的“一村一园计划”荣获2018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成为该奖项自2009年创设以来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项目。
WISE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WISE Awards)由卡塔尔教育科学与社会发展基金会发起,是一个旨在鼓励和倡导世界范围内教育创新实践的国际性大奖,被一些国际媒体誉为“教育界的诺贝尔奖”。
科学研究显示,人的语言、社交、情感功能的大脑发育高峰均在4岁以前完成,如果以17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作为100%,从出生到4岁已获得了50%。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教授的多年研究亦表明,学前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成年后的各种职业教育,投资成本效益最高,具有教育投资优先权。由此可见儿童早期教育干预的重要性。
在中国,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与儿童心智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实现。扶贫必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为79%,而剩余的20%多适龄幼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偏远贫困山区或牧区。2017年农业普查结果亦表明,我国59万行政村中,只有19万个有幼儿园。由于贫困地区居住分散,每村幼儿数量有限,民办幼儿园没盈利不去设点,公办幼儿园又止步于乡镇,导致村里儿童缺少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看来,“一村一园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服务最需要的人”。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与“一村一园计划”受益儿童在一起
“村庄既是为农民家庭提供卫生医疗和学前教育服务的前沿,也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一村一园计划瞄准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贫困及偏远农村困境儿童,有效填补了农村儿童义务教育前的教育空白,是缓解城乡儿童发展水平差距、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助推器,也是助力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卢迈说。
“一村一园计划”主要是通过在试点地区招募符合条件的幼教志愿者,将村里闲置房舍资源布置为活动场地,再由经过培训的志愿者以“送教入村”方式为幼儿就近提供早期启蒙教育。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已和地方政府合作,在中西部9省19个贫困县设立了2300所村级幼儿园,累计受益儿童约17万,这些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均接近或超过90%。
“山村幼儿园项目不止是一个教育扶贫项目,对于孩子它是一个充满阳光且幸福的乐园,对于我们志愿者它是一个让我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其实成长的不止孩子,一路走来我们也在成长、收获。”加入“一村一园计划”的一位志愿者如是说。
“历经十年,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名至实归。”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用十六字总结了“一村一园计划”所获成绩,他表示,“一村一园计划”为偏远贫困农村儿童提供普惠、优质的公办学前教育,其成果与项目逐年发展壮大的事实表明,该模式具有可行性、可及性与可复制性。
此次与“一村一园计划”一同获奖的还有尼日利亚的女童安全空间俱乐部、南非的“愿景伙伴”、加拿大的一千零一夜生活技能和公民教育计划、美国的“一代”以及技术创新下的巴基斯坦聋人教育等五个项目。
WISE首席执行官斯塔夫罗斯·伊恩努卡表示:“今年WISE教育项目奖总共收到了413份申请。经过严格评估和激烈选拔后选出的这六个项目可以有效解决来自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中的各种挑战。”
展望未来,卢迈表示,基金会将进一步筹措社会资金,在贵州、云南、湖南、青海、新疆等中西部省份的农村贫困地区扩展试点,同时提质升级;基金会努力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交流沟通,争取到2020年实现“一村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