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见

匡贤明:推进脱贫攻坚需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2018-07-23 15:00  中国财富网   单秀巧   原创

中国财富网讯(单秀巧)2018年脱贫攻坚仍在行动,在此过程中,各地涌现了一些值得总结的案例和经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对中国财富网表示,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推进脱贫攻坚,要把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基础,不断降低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参与市场的交易成本,形成教育、医疗、生态等扶贫的重要基础,由此形成综合性的可持续脱贫机制。

匡贤明表示,十八大以来,决策层高度重视反贫困,把反贫困作为重大举措,并且取得明显的进展,截止2017年底,我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下降到3046万人,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为到2020年打赢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匡贤明对中国财富网介绍了他的实地调研情况,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之所以贫困,不在于这些地方没有资源,不在于这些地方的人不勤劳,而在于这些地方的资源与劳动成果难以进入到市场中,通过市场体系得到价值承认。

匡贤明介绍称,不少贫困地区是某种程度上的 “富饶的贫困”。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地区,比如老少边穷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特色资源和产品“藏在深闺无人知”,资源禀赋优势难以转化成为市场优势,当地居民“捧着金碗要饭吃”。

匡贤明认为,打破这个困局,关键在于降低其进入市场体系的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降低其交通成本、物流成本和信息成本。他指出,过去几年,我国在脱贫取得很大的进展,就是通过包括新经济、大数据等创新,极大地降低了贫困地区产品销售的难度;构建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也极大降低了贫困地区产品销售的成本,由此使得脱贫建立在一个可持续的市场基础上。

发达地区的居民可能对电商等认为理所当然,对大数据推进脱贫难有直观感受。但匡贤明在调查中发现,对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有助于特色产品销售的各类平台,却往往意味着市场机会。他发现这几年,许多大型电商企业推进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电商逐步覆盖全国农村。它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购买,更方便了农村产品销售。

匡贤明举例称,通过阿里巴巴的中国网络零售平台的货通全国乃至货通全球,2018年上半年,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巴巴平台网络销售额超过260亿元。其中,53个贫困县网络销售额超过1亿元。2018年至今半年,全国贫困县包裹发件已超过1亿件,电商创就业培训课程覆盖了超过98%以上的国家及贫困县。一些专门从事农村电商的平台,如“一亩田”,其农产品来源地已经连接793个贫困县,占全国832个贫困县总数的95%,贫困地区用户达90余万。一些传统经济下的特殊群体,比如残疾人,通过电商克服了自己的障碍,实现了脱贫。这些典型案例在实践中并非个案。事实上,除了贫困农户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通过电商等各类平台销售农产品。依托这个平台,一些订单农业、共享农业等新业态开始发展起来,推动了农业产业形态的升级。

匡贤明强调,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的协同推进。这些协同推进,都需要建立在市场基础上,否则推进脱贫有可能缺乏最基本的动力。从这个角度,一些地方运动式的“脱贫”,脱离了市场这个基础,恐怕需要警惕和反思。

责任编辑:郝梦圆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