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7月末,企业定期跟踪评级结果披露的高峰期已进入尾声。梳理最新评级结果发现,今年银行类机构信用等级仍以持稳或上调居多,但也出现了部分下调案例,这在往年极为少见,进一步看,遭到降级的银行尤以农商行为主。分析人士指出,个别农商行“先天优势不足”、“历史包袱重”,在严监管、去杠杆的环境下首当其冲,由此也带来了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今年已有六银行遭降级
近年来,随着经济运行波动加大,企业评级调整增多,被下调评级或评级展望的已并不鲜见,但相对集中于产业内发行人,金融机构遭到负面评级行动的情况仍然比较少见。
不过,情况在近一两年出现了一些变化。
7月24日,中诚信国际发布定期跟踪评级结果,将对山东威海农村商业银行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这是今年又一起银行类机构被采取负面评级行动的案例。
由于监管机构要求评级机构必须于发行人年报披露后的3个月内至少披露一次跟踪评级,而年报披露截止日是4月30日,因此每年的5-7月份都是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发布的高峰期,尤以6、7月份为甚。眼下已到7月下旬,评级调整高峰期逐渐过去。通过梳理1-7月银行评级信息,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包括威海农商行在内,今年已有6家银行被本土评级机构下调了信用评级。
据Wind数据,截至7月26日,已有160家商业银行被国内评级机构出具新的评级信息,除了3家属于首次评级之外,其余157家银行中,共有21家评级获得上调,130家评级保持稳定,另有6家评级遭到下调。
历史上,也曾有过国内商业银行被下调评级的情况,但主要是海外评级机构所为。近年来,也曾有本土评级机构对银行采取过负面评级行动,但仅限于下调展望。本土评级机构直接下调银行评级的情况,而且达到6家,这是极为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