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基金清盘常态化 公募“供给侧改革”提速

2018-08-01 08:08  中国证券报   李惠敏 林荣华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清盘数量激增。业内人士表示,委外赎回、业绩不佳是造成基金清盘的重要原因,而基金清盘常态化有利于行业中资源运用效率的提升。当前,做强业绩才是公募基金做大规模的根本,只有长期有效的策略和因子才值得开发。

规模过低触发清盘“红线”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7日,今年以来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不同份额分开计算)达330只,而在今年之前,公募基金清盘数量仅有247只。具体来看,2015年之前公募基金清盘数量仅有7只,2015年和2016年的清盘数量分别为55只和35只,2017年的清盘数量猛增至150只。

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清盘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持有人大会表决清盘,二是触发“连续60个工作日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红线,三是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到期清盘。

从现有情况看,触发“红线”或是引发今年基金清盘潮的主要原因。记者统计发现,7月份清盘的60只基金中有49只基金二季报披露的基金资产净值不足5000万元,占比81.67%;二季度清盘的177只基金中有134只基金一季报披露的基金资产净值不足5000万元,占比75.71%;一季度清盘的92只基金中有70只基金在2017年年报披露的基金资产净值不足5000万元。持有人数量方面,去年末便有132只基金的持有人不足200人。

值得注意的是,清盘基金中不少属于机构定制基金。2017年年末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50%的基金有218只,占比66.06%;机构持有比例超过90%的基金数量为192只,占比58.18%;机构持有比例超过99%的基金数量达146只,占比44.24%。

提升资源运用效率

对于公募基金清盘的常态化,业内人士多表示肯定。“基金清盘的常态化对公募基金是好事,这意味着一些过剩产能和冗余的成本将被自然淘汰。当某一只公募基金的存续意义下降,而收入无法支撑基金运营成本,基金公司将其合理清盘是负责任的选择。”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雷昕表示,“这也表明,投资者购买公募基金产品历史净值不是唯一值得关注的指标,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的运作能力也是未来重点分析的因素。”

“迷你基金清盘加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占用市场资源但又不能得到投资者认同的基金,确实应该尽快调整或者终止,这样有利于行业中资源运用效率的提升。”盈米财富基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清盘多只基金自然会对基金公司的声誉不利,但对规模较小的基金进行清盘,也为基金公司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资源运用效率,有利于基金公司将资源集中到更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上去。”

他同时表示,迷你基金加速清盘主要原因还是政策推动。一方面,对委外业务的加强监管导致委外资金赎回;另一方面,对小规模基金的监管也更加严格。除此之外,影响基金清盘的因素还包括市场环境、投资者需求,以及基金管理能力。从深层原因看,随着基金发行注册制的实行,基金发行变得容易,基金公司不必坚守表现不佳、规模不达标的产品。

天相投顾投研总监贾志表示,机构定制基金的赎回是大量集中清盘的主要原因,监管审核新产品的宽松使部分公司采用大批量新设基金来壮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模式,也是造成大量迷你基金的重要原因。

某业内人士表示,基金清盘数量增多的直接原因是发行数量的增速快于公募基金总规模的增速和非货基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速,在总规模增速有限的情况下产品数量增加过快,导致基金平均规模不断缩小。同时,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委外资金撤离导致一些机构定制基金后期无法募集资金,为避免空耗人力物力只好清盘。当然,业绩不好也导致基金清盘。

责任编辑:谢玥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