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出版行业转型升级道路上的新思维、新生态

2018-08-01 09:01  出版商务网   尚春明

编者按:2018年7月24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尚春明在第八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围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从内容创新、市场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不断思考与探索发表了演讲。

原人.jpg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推动社会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适合我国的出版行业,即消费者更高品质、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出版产业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产能之间的不平衡。

面对以上现状,作为传统出版企业,如何适应融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是出版社、出版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在转型的道路上我们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希望在内容市场创新模式上有所发展,构建出出版的新生态,推动出版社向知识服务、向智库服务型转型。因此,新时代需要新思维和新生态。

所谓新思维就是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责任担当,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引导市场消费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出版相融合为支撑,以达到集约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为要求。

而出版新生态是指出版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基于出版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具有高效的出版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具有健康的生态链,保持与社会的协同进化。它主要表现在“四化”:内容媒介多样化;产品服务智能化;营销方式便利化和生产管理现代化。

下面我们将从服务行业、深化转型、网店一体、转变机制这四个方面来阐释新时代下的新思维、新生态。

服务行业,砥砺深耕奉献精品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简称为:建工社)成立于1954年,至今已走过60多年的历程。作为建筑领域的专业科技出版社,肩负着弘扬建筑文化、传播建设科技、培养建设人才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建工社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心工作、服务行业发展为己任,为社会和行业奉献了三万余种优秀出版物,获得了多项奖项,连续四届被评为“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

1huojiang.png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建工社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建筑领域专业出版社的品牌优势,探索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出版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用“融出版”发展理念构建行业新生态,获得了肯定和荣誉,特别是2016年获批的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深化转型,出版模式优化创新

围绕深化转型我们思考了三个问题,探索了三条路径。这三个问题是:传统出版和新型业态怎样融合?融合之后如何迭代升级?如何保持可持续的发展?作为60多年的传统出版企业,我们在新的业态下怎样焕发新的活力。

关于路径探索我们也在通过不同项目不断摸索,介绍三个案例。

案例一是书网互动,我们一直在思考和研究如何在传统出版基础上,按照互联网产业链的方式延伸服务环节。从2004年开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就一直承担建造师系列图书的出版工作,建造师版块图书一直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拳头产品和品牌图书。每年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报考大约230万人次,已注册建造师210余万人,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很大。在纸书销量下滑的大趋势下,我社启动图书免费增值服务,提供教材精讲视频和每月一期的增值文档,实现了销量的二次增长,同时聚合了近20万读者在网站平台,为后续实现数字产品盈利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深化这方面的工作,探索盈利模式,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并且实现盈利。在免费增值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策划推出了视频、题库等网上收费产品为建造师等考生提供考前培训服务,并开通移动端方便考生随时随地学习。正版纸书读者通过扫码登录平台,享受免费增值服务同时,促进收费课程等的销售,同时也可通过微信端直接购买课程。

2jianzhushishu.png

在前面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深化项目,延长产业链。前面的探索是集中在考前培训,下一步延伸产业链到后面,做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就是以建造师为服务对象,整合更多行业资源,提供全程知识服务,扩大用户服务项目和服务周期,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把这个项目开发到一个新的深度。

案例二是迭代升级,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网为例。2013年我们做了资源库,在完成了资源建设和平台搭建后,开始思考如何将优质资源变成知识服务提供给用户。我们考虑将资源库到知识库进行结构化,通过知识标引、内容挖掘、动态重组、全文检索,来实现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匹配。第一代是我们的资源库,2013年我社在“中国建筑出版在线”上完成了“标准规范”资源库的建设,包含了我社1198本标准,初步实现了查标准功能。呈现方式为标准规范电子书形式。第二类产品马上就要上线,2018年即将上线二代产品“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服务网”进行了内容和功能的升级,它包含了大土木近4000多本标准,实现了智能“查标准”和多形式“用标准”两大功能。呈现方式为碎片化、强关联的知识条目。

升级之后内容更全面、功能更强大、服务更精准。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全链条标准化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的标准化服务网站。我们收录了微音频近2000,微视频近3000,配套图书也更加系统,有500多种相关图书,500多种论文报告,包括各种标准的表格附件。我们的解答也更加专业,我们签约行业资深专家近100名,负责解答疑问。建成后平台的功能包括:智能检索、标准分类检索、标准在线阅读、标准专家答疑、标准历年版本对比阅读、标准附件下载、标准配套资料下载、图书在线阅读和知识社区分享。目前已初步形成设计、结构、施工、标准等近10个知识库集群,达到用户、资源、平台共享。

案例三转型探索,住房城乡建设智库。新时代,新形势,需要大量有深度和质量的智库研究成果引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设新型智库是我们对中央号召的积极响应,是践行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也是我社的重要战略布局。搭建“住房城乡建设智库”服务平台,打造“知识+”立体化服务模式,已入选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将为企业创新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与支点。

为了发展这个智库,在2016年12月,国家出版融合发展(建工社)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实验室是数字化转型的实验基地,为出版融合提供智力支撑、技术保障和示范经验。在2017年1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设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以服务行业发展为己任,依托出版社深厚的专家和内容资源优势开展研究咨询工作。为了加强能力建设,我们设立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创新发展基金”,建立智库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智库运行与发展;汇集了各方智慧,凝聚行业力量,以创新的研究机制开展智库研究,筹建实验室和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点,搭建了十余个专业方向的智库专家库;我们立足行业,将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与智库建设协同推进,开展专业出版融合发展实践探索和应用研究,就出版融合的重大项目和建筑领域的重大课题开展集智攻关,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我们还抓好智库成果转化,编制《智库简报》,细分为《智库讲堂》、《智库书摘》、《产业观察》、《热点追踪》系列产品,多期《智库简报》内参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关注。关于智库的建设探索,其中包括智库知识库、智库研究库、智库信息库和智库专家库,以智库活动为窗口,力求逐步打造具有专业化、信息化、资源化的智库品牌产品体系。我们还举办了“建设智库大讲堂”、“智库圆桌论坛”、“中瑞建筑文化青年建筑师沙龙”等活动,搭建了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国际交流及业内各方人士互动的平台。

网店一体,建立现代营销体系

还有一点是关于现代营销体系的问题,我们想通过网店一体化营销体系,在新技术条件下探索符合市场需要的营销手段。

1995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成立了第一家专业出版物发行的连锁书店,连锁经营为建工版图书提供了进入市场的高速公路。建工社的代理连锁经营系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遍布全国大、中型城市,形成了约60家代理站、连锁店和几百家连锁点的建筑出版物分销渠道体系,成为建筑出版物发行领域主力军。建工社与各新华书店建立了良好的互相支持、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是我社长期重要的、可信赖的合作伙伴。通过紧密合作、线上线下宣传并重,借助新华书店全国系统引导全民阅读,将建筑文化更深入地传播到读者中去。

建工社还与全国馆配联盟、各新华书店馆配部门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相关院校及公共馆建立了直接联系,扩大图书馆藏市场份额,提升馆配业绩,着力提高我社一般图书在馆配市场的占有率。

根据中央新的精神,我们借助建工社发行代理连锁经营机构或当地新华书店的积极参与,与全国建筑类院校合作建设校园书店,推进建设类高校校园书店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水平,并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对书店进行协调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创新和精准服务,进一步走向专业高校读者。在徐州工程学院建设了首家“建工社精品图书展示暨学术交流中心”店,开业一年多来举办各类活动近百场。

3xuzhougongcheng.jpg

转变机制,激发融合发展动能

在新的形势下,图书营销面临的问题有盗版猖獗,库存存量增大,供需不平衡,实体店受到冲击。所以说现在传统的地面店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营销,需要新的转型和新的探索。我们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营销整合和创新,建立了营销体系。但同时还需要转变机制,激发融合发展的动力。为了推动数字转型发展,2017年10月,根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集团化发展战略和数字化出版转型战略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建知(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来负责出版社正在开展和下一步要开展的出版融合项目。

4jianzhigongsi.jpg

事实上通过以上的探索,我们有一个感悟,过去是顺势转型,现在是主动作用。由分散产品到有意识的资源整合;由摸索前进到理性实践;由建设积累到优化创新。

新时代、新起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把2018年作为新的起点,作为我们数字出版的元年,努力探索出版业和建筑业两个行业的融合发展;努力探索传统出版向立体化知识服务的转型;努力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大数字化实施战略的力度,完成转型。

责任编辑:江文军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