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监管层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监管层近期将对保险机构的非标业务进行“排查”,主动化解潜在风险。当这块高收益率业务聚焦于强监管之下,保险业可投资中长期资产匮乏问题再度凸显。业内人士呼吁,未来应拓宽险资投资渠道,如ABS、REITs、黄金、大宗商品等。
险资“排雷”非标业务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当前险资非标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链条复杂,此次“排查”要摸清的风险有二:一是流动性风险,二是潜在信用风险。
“在去杠杆和严监管背景下,非标资产蕴含较大风险。由于缺乏交易机制,短期限资金对接中长期资产,期限错配,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说,此前一些债权计划资金投向地方国有企业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甚至投向地方融资平台,某种程度上成为地方隐形债务的一部分。近期受资产新规细则、去杠杆、治理地方债务等因素影响,险资以债权计划为主的非标投资受到一定影响。虽然债权投资中AAA级以上标的占比超过90%,但随着刚兑被打破,违约事件陆续爆发,“排查”是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
接近监管层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排查”之后,将依据保险机构投资能力水平等实行分级分类的差异化监管措施,更好地引导保险资金稳健运行。
在严监管“排查”的同时,非标业务审核不断趋紧。某保险公司投资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我们公司几个债权计划项目已上报两个月,至今未批复。债权计划审批非常严格,过去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连着做,周期相对较短,现在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尤其是资本金到位和受托支付方面卡得非常严,要随时处理监管层的审核要求。如果前期工作做得不到位,注册材料不齐备,监管层会持续检查。我们无暇顾及新项目,投资速度受到影响。”这位投资经理说,非标业务在去年大爆发后,相信接下来会逐步控制。
“整个保险行业在非标资产的配置比例不足30%,非上市股权投资不足10%,短期内其资产配置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不大。但从大资管竞争角度看,险资管理面临产品洗牌和商业模式再造,如何在新监管环境下找准定位、提升竞争力,成为险资管理必须面对的挑战。”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的投资经理如是说。
或面临无标的可投
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排查”中,险资非标投资会否骤然下降?多数险企人士表示,各家公司均对此表现谨慎,但鉴于非标业务的高收益率,保险公司或者保险资管公司仍会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目前最受险资青睐的非标包括:由信托公司发起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与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这些产品的投资收益基本能达到6%至7%。在华夏保险投资经理看来,非标能够提高保险资产收益率,风险小于信用债和创业板股票,收益率大于国债和白马股,所以市面上能发行出来的非标产品很快就被认购,形成疯抢之势。
“重大股权投资与不动产投资对于保险机构的资金、资源、专业能力要求极高,目前主要集中于少数龙头企业,短期内难以成为保险业普遍推行的投资模式。”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会长韩向荣说,债权投资计划限定于不动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投资领域的资金需求较大、周期长,与保险资金的期限特征匹配度较高,但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监管态势下,无论是资金投向还是交易对手,均是受政策影响最大的领域。
韩向荣指出,就保险资管的主打产品债权投资计划而言,监管带有很强的标准化导向,未来将大概率选择“非标转标”的路径。一旦纳入到标准化产品范围内,虽然产品的流动性与公开程度有所提升,但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溢价将相应摊薄,收益率将呈下行趋势,势必加大险资收益率提升的难度。随着强监管推进,信托业将面临较大冲击,其非标产品供给将大幅下滑,保险资金所面临的“资产荒”压力会更显突出。此外,在统一监管之下,未来交易市场有望实现统筹管理,直面银行资金的竞争,保险资金由于成本方面的相对劣势,在标准化市场上的投资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加重资产配置难度。“因此,后资管新规时代,保险资金有可能面临标准化投资与非标投资标的双重不足的压力。即使保险资金愿意以短期流动性置换高收益,但可能面临无充足投资标的可投的窘境,保险资产配置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韩向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