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高温致辽宁海参大面积死亡 獐子岛股价应声涨停

2018-08-07 10:15  证券时报   孙宪超

近期,东北地区持续高温。其中辽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局地可达40℃。酷热的天气让人们大感不适的同时,作为重要养生滋补品的海参也受到了非常大影响。日前即有媒体报道称:“预计这一轮高温将毁灭性打击辽宁海参养殖,将有90%的参池绝收。”

有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国内海参价格上涨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的海洋牧场海域就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域内。截至目前,獐子岛海域及周边增殖海域产品和温度等环境监测未发现异常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预期獐子岛将会受益海参价格上涨,獐子岛股价在8月6日也应声涨停。

高温致辽宁海参大面积死亡

今年34岁的姚建国,从18岁开始就从事海参捕捞等工作,是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目前,姚建国在大连市长海县经营着一家深海底播捕捞加工合作社,被身边的人称之为是“海参哥姚建国”。

“总体来看,高温、缺氧、雨水少、溶氧量低等因素,是导致大连地区池塘养殖海参死亡的主要因素。”8月6日,姚建国在电话中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据姚建国介绍,目前大连地区室外最高温度在37℃、38℃左右,海水的温度在32℃至35℃左右,而养殖海参的生存温度不能超过31℃,31℃已经是养殖海参生存温度的红色警戒线,状态不好的海参就容易死亡。

但是今年浅水养殖海参的区域都已经超过养殖海参的生存温度,而且持续时间都是在一周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池塘养殖海参就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

“大连在今年雨季的雨水非常少,导致养殖海参的池塘的盐度急剧上升,也非常不利于池塘内海参的生存。”姚建国说。另外,养殖海参的池塘主要是依靠风来充氧,有风有浪的池塘里就会有氧。但是今年夏季大连地区的风少,导致池塘里溶氧量低。虽然养殖户可以用机器为池塘充氧,但是考虑到池塘里水温本来就高,如果继续充氧将会进一步令池塘内的水温升高,加速海参的死亡。

据央视财经报道,受持续高温影响,辽宁多地的池塘养殖海参从7月23号开始出现缺氧、化皮的现象,到7月28号,水深在7米以内的养殖池就出现海参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从辽宁省海洋渔业厅了解到,全省海参养殖面积184.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8.5万亩。目前初步统计,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不过,使用“底播海参”的养殖户,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犯病的海参都所在池塘深度都是在8米以内的,深度超过10米的池塘受损还不是很大。”姚建国说,而深水底播海参通常都是生活在15米至30米之间的海水里,所以本次没有受到高温影响。

责任编辑:吴芃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