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

“8.11”汇改三周年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呈三大变化

2018-08-13 07:32  证券日报   傅苏颖

单边升值改双向浮动、回归调节中国经济内外均衡功能本位、双锚机制叠加调降美元权重。

“8·11”汇改至今已满三年。三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告别了过去单边走势,呈现出有升有贬、有弹性的双向波动态势,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对于接下来汇改该如何进一步推进,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加强常态化的汇率预期管理,击破贬值心魔和羊群效应,将是汇改继续推进的首要保障。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出现了变革,呈现出参考一篮子货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更多的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的特征。汇率主要受中国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变化、美元强弱以及其它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走势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出现了比较典型的双向波动态势,即呈现出一个阶段的升值或贬值态势。由于这些变化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波动,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过去市场上出现的政策常态式干预痕迹,现在来看已经不复存在。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一是以“8·11”汇改为分水岭,人民币汇率彻底告别单边升值模式,有弹性的双向浮动成为新常态。二是通过有弹性的双向浮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均衡汇率的偏离出现系统性的收窄,推动汇率回归调节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功能本位。三是“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双锚机制”正式确立,叠加CFETS货币篮子美元权重的调降,成功剪断了人民币与美元的隐性纽带。这保障了人民币顺利加入SDR,并独立于美元履行储备货币职能,进而打开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开放的新局面。

“8·11”汇改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央行对中间价定价机制的改革从未停歇。中间价形成机制从增加“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到2016年年底进一步扩充一篮子货币种类,再到2017年2月中下旬缩减一篮子货币汇率的计算时段、2017年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最终形成“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间价报价新机制,有效对冲了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汇率调控的自主性增强。

2018年以来,“逆周期因子”已回归中性。另外,央行还三次调整手中的外汇工具。央行在去年9月份取消了已实施两年的汇率风险准备金,而今年8月3日,在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再次逼近6.90关口之际,央行再次恢复外汇风险准备金至20%。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于重启逆周期调控因子的呼声渐高。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10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有表态称,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波动,将继续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在必要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可谓成效显著。那么,接下来,汇改又该朝着哪一个方向继续推进?

对此,程实认为,“人民币汇改将长期处于进行时。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汇改未来步骤的次序选择尤为重要。”

程实认为,首先,2018年下半年,考虑到外部风险冲击加剧,叠加政治局会议对于“稳预期”的要求,加强常态化的汇率预期管理,击破贬值心魔和羊群效应,将是汇改继续推进的首要保障。

其次,在预期稳定之后,进一步激活人民币的内外部需求。对外而言,适时适度放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在真实性合规性基础上,满足国际产能合作中的实体经济需求。对内而言,因势利导地延长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时段,丰富市场参与者结构。

最后,待上述基础条件成熟后,才能择机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继而向“清洁浮动”稳步迈进,完成汇改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梁肖廷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