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还是钱荒?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现在钱太多了。
一位股份制银行资金处处长坦言,从7月末到8月初,银行钱多到“让人受不了”,最多时其所在银行积聚了数百亿资金融不出去,只能趴在账上“晒太阳”。
眼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显然是宽松的,一个可见的现象是,货基有钱后也开始焦虑,对一些申购进行限制;一些资产证券化产品顺理成章地成了货基新宠。但由于僧多粥少,部分ABS管理人开始对货基进行限购。
而在低风险资产钱满为“患”的另一端,却是高风险资产无人问津,“资产荒”背后是从货币到信用传导的管道堵塞。要疏通传导管道,业内人士表示,需政策支持,更需耐心等待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货基限购
上述股份制银行资金处处长告诉记者,最多时其所在银行积累了数百亿资金等着融出。一位农商行同业部门负责人亦表达出了钱多的烦恼。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多得让人受不了”的资金多从银行流向了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和现金理财产品,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对货基限购。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货基基金经理兼现金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7月以来与一些同行交流,不免都会谈到货基规模的增长,少则增长5%-10%,多则20%-30%。不过,与规模增长相伴的是,货币基金收益下滑显著,这一方面是整个资产端的收益明显下行,另一方面也是增量摊薄了存量收益。
“相较6月末,7月以来整个资产端的收益逐渐走低,3个月存单的收益在4%左右,相对应货基的收益率还能维持在3%。7月末之后,资产端收益率继续快速下行,尤其这周,3个月存单的收益出现明显调整,到达2%-2.5%之间。相对应的,购买这些资产的新增货币基金收益率就只能保持在2%左右。存量资产的收益高,但新增的资产收益率会将其拉低,长期看,货基收益率走低的趋势还未结束。”上述货基基金经理表示。
他分析,除了银行保险资金,财务公司以及保险的股票账户资金也是货基的资金来源。
目前部分基金公司开始对货基进行限购,与此前基金公司求银行帮忙买货基冲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例如,自2017年12月8日起,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个人交易账户每日申购总额调整为2万元;2018年2月1日起,余额宝设置每日申购总量,当天购完为止。又如,2018年7月17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同时将旗下交银现金宝、交银活期通、交银天鑫宝、交银天益宝等4只货币基金大额申购额设定在100万元。
货基限购与2017年10月正式生效的公募基金流动性新规相关,流动性新规将投资者集中度与投资标的久期挂钩。基金的投资者越集中,允许投资的标的越少,久期越短,收益也越低。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货基基金经理表示,按照流动性新规,如果投资者过于集中,那么基金本身也会面临更严苛的久期约束,从而限制了投资选择和收益率。例如,当货基前十投资者占比超过基金净值的50%时,新规要求5个交易日内到期的金融资产不能低于基金净值的30%,同时要求整个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能超过60天;当货币基金的前十大投资者的占比不超过50%但超过20%时,则5个交易日到期的金融资产不能低于20%,同时要求整个投资的平均剩余期限不超过90天。“集中度过高的货基对散量资金是没有吸引力的,无论从收益率还是潜在的影响上。”
因此,上海这家基金公司从去年末开始,一直按照新规要求在降低基金的投资者集中度,从结果上看,今年二季度末到现在,公司整体货基规模仍然上涨了30%。
资金涌入货币基金之后,钱多的烦恼随之而来。记者了解到,不少货基开始大量投资高评级ABS,进而引发ABS对货基进行限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