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募基金四处豪言“让客户过上更体面的养老生活”的热闹相比,养老目标基金的目标客户们,似乎仍在对养老“第三支柱”的不知所以中懵懂前行。
作为一名职场精英,已过而立之年的张平(化名)从某APP上看到过14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的消息,但却并未引起他的关注。担任某科技企业中层的他,年薪不菲,但对养老的概念依然停留在“政府养老”的传统思维上。“我们现在交的养老金,不就是为了退休后养老用的么?为什么还要自己建一个养老储备?”张平反问,“如果我要更好的养老生活,多赚钱,买保险都可以啊,为什么要买基金?”
一知半解的,还有银行的客户经理们,虽然他们是养老目标基金走向客户的最前沿。一位二线城市的某大行负责个金业务的员工向记者直言,在客户经理的概念里,养老目标基金和他们以往销售的公募基金没有本质差别,只是换了一种投资策略而已。“要想说服投资者长线持有基金,很难。加上目前市场比较低迷,客户经理对这类产品的销售预期也不高。”该员工说。
这导致了一种尴尬的局面:热衷于对标美国养老市场的公募基金,正在为梦想中的万亿蛋糕热血沸腾,似乎一个新的里程碑已是唾手可得;但从目标客户和销售终端的反馈来看,情绪却是波澜不惊,并无惊喜感。业内人士忧虑的则是,14只养老目标基金的扎堆发行,短期内会不会造成新的基金销售“同质化”竞争?
知易行难
养老目标基金的出炉,其构想是建立个人养老的“第三支柱”。在发达国家,这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但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却依然是个空白。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指出,按照国际惯例,政府、企业和个人账户是养老资金来源的“三大支柱”,即便在富裕国家,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账户,依然是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在美国,个人养老账户占养老金体系的比重约为30%,规模达到8.4万亿美元。
而在“第三支柱”中,养老目标基金占比不断提升。南方基金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部负责人鱼晋华认为,以目标日期基金TDF为例,从1996年第二只TDF诞生到2017年,期间TDF的净资产规模复合增速达到39.48%,截止到2017年年底,美国市场TDF的规模已超过1.1万亿美元。
在公募基金业的勾画版图里,养老目标基金则会成为中国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力量。窦玉明指出,中国百姓的个人养老准备主要靠银行储蓄,但银行储蓄是一种适合短期投资的流动性工具,虽然短期风险很低,但长期收益率也很低,和养老金的长期资金属性并不相配,通过银行储蓄或很难满足退休后养老的改善性需求。但如果选择基金,投资回报显然不一样:假设100万元资金每年可获得15%的投资回报,30年后的本金收益总额约为6600万元;但如果投资于年化收益2%左右的银行存款,那么30年后的本息总额仅有181万元,复利带来的差异是巨大的。
以海外市场对标的话,公募基金也有望成为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的核心投资。根据海外经验,美国的个人养老金IRA账户主要投资于公募股票型基金。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IRA账户有47.83%的资产投向公募基金,规模接近4万亿美元。而在这些资金中,股票型基金占比达到55.28%。
以上各类数字的堆积,确实很容易令人热血沸腾,仿佛万亿养老市场的硕果近在眼前,唾手可得。但记者在多方位采访后,所获得的观感却远远逊于基金行业的兴奋。无论是对个人养老意识的普及、基金投资策略的吸引力以及销售渠道的反馈,养老目标基金的启航或许并不如预想中的那般顺利。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于张华的疑惑,在绝大多数已近中年的职场员工中普遍存在。他们不太看重个人养老“第三支柱”这个概念,所关注的问题依然集中在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上。简而言之,一个能够确定性获得稳定收益的产品,才是他们希望参与的,如果能够加上“长期”二字,自然更好。
“为什么这些年,很多人会把钱投向P2P?根本原因是以为它们能给确定的回报。但中国资本市场波动太大,基金这些年的投资感受不是很好,就算你的策略非常优秀,拷贝了美国那些基金的做法,但它们投资的市场和我们基金能投资的市场一样吗?他们的业绩,能代表中国养老目标基金的业绩么?”张华反问记者,“核心不在于产品,核心在于回报,在于绝对收益!”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目标客户上,养老目标基金与其他基金产品存在根本性差异——它完全面向个人投资者,在目前公募基金机构占比日渐加重的背景下,这有可能成为养老目标基金发行的一个劣势。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就直言,从历史经验来看,缺乏历史业绩又完全基于长期投资理念,却很难给出一个回报预期的产品,很难在个人客户中实现销售量。“个人客户不同于机构客户,沟通的成本高且不说,对于核心理念,给机构一讲就懂,个人客户可能很长时间都无法理解。”该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考虑到以上因素,一些基金公司正将客户的定期投资视为养老目标基金规模的重要来源。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定期投资基金一度也曾成为基金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但从多年运作情况来看,虽然确有增量规模,但与基金业此前的预期仍有很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