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中小银行逆袭 科技、大数据将成杀手锏

2018-08-20 09:55  每日经济新闻   胡杨

上半年,央行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并定期披露产品净值或者投资收益情况等。

资管新规的落地,意味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向净值型转型的大幕正式开启。这种政策背景下,无数中小银行也加速驶入了转型与变革的快车道。而在从业者看来,金融科技或将成为中小银行突出重围的一枚“杀手锏”。

8月18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8绿色金融研讨会”上,来自兴业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九江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以及中煤租赁等非银金融机构的高管便针对“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应用”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蓝海银行副行长王业芳认为,在我国未来的金融体系之下,大银行与小银行所承担的使命和定位将出现明显区别。因此,对于小银行来说,科技、数据的储备有望成为其竞争力的核心。

科技助中小银行突围

早在去年6月,央行就印发了《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加强金融科技(Fintech)和监管科技(Regtech)研究与应用;稳步改进系统架构和云计算应用研究;深入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规范与普及互联网金融相关技术应用;积极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研究。

由此可见,对于金融科技,监管层给予的重视越来越多。而在金融机构内部,各种实践早已紧锣密鼓地铺开。据广东华兴银行公司银行部负责人高倩介绍,自建立初期,该银行就在科技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就广东当地而言,我们的物理网点其实比较少,珠三角地区共有8家分行,广州市也仅布局了8家支行。但在互联网服务方面,我们则成立了自己的科技部门,同时也邀请了部分外部公司合作推进科技化金融工作。”目前来讲,广东华兴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运用了大数据等手段。

华夏银行李建航处长则指出,现阶段来看,商业银行在技术层面主要分为自主研发与外包购买两种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中,则需要关注产品本身以及后续的个性化迭代与跟踪等问题。“但根据我近几年的工作体会,其实还是外包公司对于诸如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细节了解得更专业,相对而言,银行内部还是略显滞后。”

而针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李建航更是拿出了具体的案例进行分享。“现如今,大数据所解决的问题中,更多是关于风控、引流和营销,或是外部业务流程梳理的。而在管理会计、绩效,包括预算方面,我认为大数据同样有用武之地。怎样通过大数据技术或者分布式技术,来支撑内部的评价或计量各方面的时效,都是值得思考的。”除此之外,他还提供了一种想法:“长期以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大量数据,例如仓库信息等,都面临着数据整合和治理的难题。目前,我们内部希望能够尽可能地通过IT技术外部化来提升这些方面的效率,创造价值。”

实际上,就金融科技应用而言,与会的金融机构均有实际成果推出。而对于其中的中小银行来说,之所以一定要大力布局,则与当前的行业环境有关。蓝海银行副行长王业芳直言,在我国未来的金融体系之下,大银行与小银行所承担的使命和定位会出现明显区别。“其实,我个人认为,将来中型银行基本会彻底消失,市场上只保留大银行与小银行两种形态。因此对于小银行来讲,如果没有科技、新技术、数据等方面的储备,就将寸步难行。如此一来,作为新银行,将怎样在一个区域内从无到有,再与国有大行竞争?”

不过,在王业芳看来,尽管小银行将面临曲折的发展道路,但前途仍然是光明的。王业芳认为,多年以来,农商行已经形成了网点、人员、客户等优势,且拥有非常低的负债成本。“在这种角度下,如何才能从原有的体系下突出重围?核心就是科技。”相比自主研发,其更赞成外包采购的模式。“毕竟自主研发的成本很高,时间较长,整个过程也会存在巨大的风险。由于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完全可以与市面上的科技金融公司合作,对银行来讲反而事半功倍。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加入银行自身的思想及商业模式,然后再配置专业的科技运营人员。”

责任编辑:谢玥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