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QFII开闸至今,QFII额度从最初的40亿美元猛增至现在的1004.59亿美元。回顾过去16年,A股市场经历数轮牛熊转换,指数涨幅有限,但外资却从中赚得“盆满钵满”。作为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典范,它们的投资思路和操作风格的确值得广大投资者学习和借鉴。
精准“抄底逃顶”
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2005年初至2018年3月23日期间,QFII的年平均收益率高达22.43%,在基金、保险、券商、银行、社保等机构投资者中排名首位。
回顾历年的投资业绩,QFII虽未做到每年均实现正收益,但拉长时间来看,其复利回报仍然颇为可观。在基金分析人士看来,QFII投资A股的策略极为简单:注重价值投资,在行情低迷、估值较低的时候大胆增持;一旦估值偏高,即使行情依然热火朝天,也会坚决减持甚至清仓。
这从摩根士丹利公司操作格力电器的情况可见一斑。2006年半年报显示,摩根士丹利作为QFII首次出现在格力电器十大流通股名单上,持股数量为434万股。此后两个季度,摩根士丹利持续加仓,至2006年末,其持有格力电器的数量达到915万股。从股价表现来看,格力电器在2006年6月底至2006年底,涨幅为32.84%,摩根士丹利可谓首战大捷。
2007年,A股进入历史难得一遇的大牛市,上证指数节节攀升,但在格力电器的2007年一季报中,摩根士丹利却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撤出。之后尽管股价继续疯狂,但摩根士丹利一直冷静旁观。
直至2010年一季报,摩根士丹利再次买入2837万股格力电器,并一路增持至2014年底的7095万股。进入2015年,上证指数高歌猛进,市场投资氛围热烈,摩根士丹利却开始大手笔减持,至2015年三季报,摩根士丹利已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持股期间,格力电器的股价累计上涨295%,为摩根士丹利带来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