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H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喜公告,预计2018年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收入及利润分別大幅增长约6倍及超过25倍。
根据汉能薄膜发电2017年半年报显示的收入28.54亿港元及利润2.45亿港元估算,这意味着汉能薄膜发电在2018年上半年将录得收入约200亿港元,利润约70亿港元。
这一业绩增长,在光伏业遭遇“531新政”的大背景下,令人惊讶。对此汉能薄膜发电预喜公告解释,期内业绩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政策对薄膜发电、移动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大力支持以及开拓了新市场、新增多个客户及新项目等,使公司上游业务在期内取得重大进展。”
此外,根据公告,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宣布将于2018年8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设备集中交付 支撑上游业务
汉能薄膜发电的“上游业务”主要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装备及整线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交付,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薄膜太阳能整线生产线“交钥匙”解决方案。相对于此,下游业务则主要指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移动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集成及销售。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汉能薄膜发电2017年报显示,上游业务在去年为汉能带来42亿港元左右的收入,占总收入约69%。其中,山东淄博项目及荆州项目合共贡献37亿港元,而新增大同产业园、绵阳产业园及双流高效矽异质结产线销售分别贡献约6800万港元、5200万港元及3.47亿港元。
由此,预喜公告中表述“期内业绩增加主要是由于汉能薄膜发电公司上游业务在期内取得重大突破、新增多个客戶及项目”,似乎意味着有新的产业园成为汉能“交钥匙工程”的客户,致使公司上游业务在业绩贡献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相关业内分析人士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业绩出现如此增长,应该与产业园装备进入集中交付期有关。”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5月份,汉能控股集团与绵阳市政府、涪城区政府合资的绵阳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66亿元建设20兆瓦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项目和600兆瓦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项目。去年7月份,大同市与汉能移动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同煤集团合资的大同移动能源产业园,规划总产能为620兆瓦。其中,一期300兆瓦玻璃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总投资22.72亿元。
如果此类项目一期中的部分装备在本报告期内交付,预计可能分别为公司带来10亿元至30亿元的销售收入。
此外,汉能薄膜发电2017年的第三方大客户荆州顺佰、成都华丰源的签约项目预计也会在今年有持续装备交付,此类项目单个新增收入应该也在10亿港元上下。
“以上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和第三方大客户项目在2018年上半年所贡献收入可能会达到100亿港元以上。”上述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而在下游业务方面,公开信息显示,汉能自2017年以来,先后发布了汉瓦、单玻汉瓦、汉伞、可折叠发电纸等产品。“可以预见,上游业务的发展,未来会通过规模化、本土化等方式,有效降低薄膜产品成本,从而支撑下游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