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地量”频现 长线布局时机渐近

2018-08-31 07:5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吴瞬

8月14日至今的13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单日合计成交额仅在8月27日超过3000亿元;8月22日,沪市甚至创了一个纪录,成交额低得只有984.64亿元。同时,今年以来,超200只个股跌幅超过50%,超2200只个股跌幅超过20%。

分析人士指出,股指经过持续调整,权重股的估值优势凸显,且从历史数据看,当前A股整体的估值水平也已处于低位,这对长线资金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

量能萎缩

自今年1月底上证指数持续调整以来,A股市场参与情绪也开始逐渐降低,沪深两市的成交额同样是大幅下挫。数据显示,8月14日至今的13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单日合计成交额仅在8月27日当天超过3000亿元。2015年以来,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在3000亿元以下的交易日有24个,其中有16个出现在2018年。

而在8月22日沪市也创了一个纪录,成交额只有984.64亿元。沪市成交额不足千亿,上一次还是在2016年1月7日,受熔断影响,A股当天的交易时间不足20分钟……因此,不少人士都认为A股正在进入“地量”时代。

“这么低的成交额,我们的参与情绪也很低落,基本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仓位上。”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市场要重新聚集人气,只能等待更明确的反转信号,否则他们还将继续观察下去。

对此,安信证券分析师陈果指出,目前量能已经萎缩至历史底部。“根据对历次A股成交低点的回顾,我们发现,当前换手率已经位于1%附近,较上轮牛市高点的比值在10%附近,修正成交额较上轮牛市高点的比值也在7%附近。量能的情景已与之前三次市场阶段大底(即2008年9月9日、2012年11月26日和2014年5月19日)非常类似。”

“此次‘地量’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大盘处于持续下跌的过程,价跌量缩趋势明显,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买卖意愿不强,造成盘量压力较大。但‘地量’并不预示着绝对‘地价’来临。”成恩资本总裁王璇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市场底部区域已逐步形成,反转信号还需时间确认,因此后市震荡反复可能性会加大。

万和证券也表示,量能的极度萎靡说明投资者悲观情绪较重,资金参与热情较低。虽然较低的交易情绪往往是市场底部的特征之一,但是通过观察历史上几次底部空间区域发现,两市成交额的低点与指数低点往往有一定的时滞,比如2005年的交易额低点与“998”大底相隔103个交易日,2012年的两市最低成交额低点与“1849.65”的指数低点之间相隔136个交易日。因此从量能这一技术指标而言,并不能证明指数底的到来,更难言翻转。建议适时谨慎布局低估值高盈利的防御性板块,等待政策的进一步变化。

责任编辑:梁肖廷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