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2015年期间,信托公司曾热衷申请备案私募基金牌照,不过经过几年沉淀,这份热度正渐渐退去。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查询中基协网站私募基金管理人系统发现,目前登记的信托公司数量已悄然降至32家,不足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数量的一半。而去年8月份,登记的信托公司还有41家,一年时间里,有9家信托公司悄然退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队伍。与此同时,信托公司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数量也由去年的100只降至52只。
某已注销该资格的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待时机合适的时候或许会考虑重新申请资格:“目前公司对创新业务较为看好,比如消费金融、ABS等,对于传统业务也在探讨升级转型,暂时不考虑私募基金,而且也缺乏相应人手。”
9家公司悄然离场
在私募基金牌照推出后,信托公司曾密集谋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最多时曾有至少44家信托公司同时“在册”。不过,现在信托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关系正在渐渐淡化。
2016年2月初,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要求尚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机构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备案,否则将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由于多数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公司并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此后,私募基金管理人中的信托公司数量开始逐步减少。2017年8月份,中注协私募基金管理人系统中的信托公司由44家降为41家。
而在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查询中基协网站私募基金管理人系统,发现目前登记的信托公司数量已悄然降至32家,不足68家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数量的一半。一年时间里,有9家信托公司悄然退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队伍。
不过,部分公司离场已早有端倪。根据记者此前记录的数据:西部信托、昆仑信托、中铁信托、大业信托、华鑫信托等公司因登记后从未备案过产品而在去年1月份被系统予以标注。目前,这几家公司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系统中均已查询不到。
“公司申请资格之后一直没有使用该管理资格备案和发行产品,后接到基金业协会通知,称该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已被注销”,某已注销该资格的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公司尚未有开展私募基金业务的打算,待时机合适的时候或许会考虑重新申请。而对于私募基金业务,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对创新业务较为看好,比如消费金融、ABS等,对于传统业务也在探讨升级转型,暂时不考虑私募基金,而且也缺乏相应人手。”
另外,较为尴尬的是,在目前32家登记的信托公司中,仅有18家处于“无提示事项”状态,有14家公司因不同原因而“被标记”。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紫金信托、江苏信托、中建投信托等8家公司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且均属于“登记一年以上管理规模为零”的情形。根据中基协《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私募基金管理人首次登记6个月之内未发行基金产品”、“私募基金全部清算后,12个月内未备案新基金的”等情况均属于注销登记情形之一。另外,国民信托、陕国投等8家信托公司也因“高管人员无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而被私募基金管理人系统予以提示。
早在2016年4月份,中基协发布首批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事项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称,注销工作不属于对相关机构的自律处分。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机构若因真实业务需要,可按要求重新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没有“真实业务需要”,或许正是多家信托公司冷对私募基金牌照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