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券频繁破发、主承大额包销、发行人调降发行规模……种种现象凸显转债市场之低迷。以往低迷市道下,博弈转股价下修是增强收益的利器,近期下修案例增多,但博弈效果平平,是什么让下修“褪了色”?
研究人士认为,下修转股价牵涉多方利益,存在着一些风险点,如今因为下修动机、成功概率、下修后平价提升幅度等出现变化,博弈下修变得更复杂,风险收益比在下降。在趋势性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条款博弈机会仍值得珍惜,投资者应综合决策、加强个券甄别。
转债日子不好过
今年表现与预期落差最大的资产,恐怕要数A股。年初时,股票一度成为国内投资者最看好的大类资产,然而8个月过去,上证综指跌去了超过17%,远逊于债券、商品乃至现金的表现。
作为股票的“利益攸关方”,可转债的日子也不好过。不光老券市价大面积低于面值,新券上市首日破发也几乎成了常态。
据数据,截至8月30日收盘,沪深市场上存续期超过半年且在正常交易的公募可转债共44只,其中24只最新收盘价比100元的面值暨发行价要低,更有8只转债收盘价低于90元。存续期不到半年的新券、次新券表现更加惨淡,40只正常交易的新券、次新券中市价低于面值的多达28只,并有3只低于90元。
这当中,又有相当一部分的可转债是在上市首日便跌破了发行价。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上市的可转债共55只,有26只可转债上市首日收盘价低于100元,有23只首日开盘价便低于100元。也就是说,今年以来转债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概率几乎是对半开。
进一步的统计显示,今年6月份以来上市的21只可转债,只有4只在上市首日躲过了破发;8月份以来上市的13只可转债,则只有曙光转债躲过了首日破发。
新券上市首日破发几乎成了“标准动作”,对于转债一级市场投资人来说,意味着转债一上市就被会“套”,投资者参与“打新”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从数据上看,如今转债发行市场早已不复一年前雨虹转债等发行时的那般火热。直接表现为转债网上申购中签率明显上升。作为新发行机制下“尝头啖汤”的雨虹转债,其网上中签率只有0.0013%。今年以来公开发行的可转债,还没有出现过中签率低于万分之一的情况,最低的是艾华转债的0.0219%,中签率高于千分之一已不鲜见,更有湖广转债、海澜转债、万顺转债、曙光转债、蓝盾转债5只转债中签率超过百分之一。
在发行难度加大、中签率上升的同时,投资者中签后频频弃购,导致主承销商包销的现象屡屡发生。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发行的41只可转债中,主承包销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有34只,超过1亿的有10只。6月末发行的湖广转债,发行规模17.34亿元,而主承销商包销了其中的5.82亿元。
发行人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8月30日午间,中宠股份发布公告,调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募资额上限由2.77亿元下调至1.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