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打击网贷业恶意逃废债 构筑良好信用体系

2018-09-01 08:11  中国证券报   彭扬

近期,部分P2P平台接连出现风险。与此同时,出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的现象,有部分借款人趁机故意逾期不按时还款,对一些P2P平台的正常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事实上,债务人恶意逃废债是引发此次网贷行业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接近监管人士表示,要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将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督促借款人依法履行约定好的还款义务,净化互联网金融的信用环境。更要通过这些措施,保护P2P平台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纳入征信系统加强失信惩罚

“网贷信息一直没有被纳入征信系统,对信息的共享以及信息的全面性掌握不够,这也导致很多平台出现借款人多头借贷、恶意骗贷和逃废债的情况。”接近监管人士坦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表示:“出现逃废债行为的部分原因是因为P2P平台没有纳入征信系统,有些债务人就‘肆无忌惮’地违约。因为没有纳入征信系统,就没有制约和惩罚,逃废债并不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逃废债的根本就是征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事实上,债务人恶意逃废债是引发此次网贷行业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联合召开网贷机构风险处置及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要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将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将借款人的信息纳入到征信系统中,包括金融机构在内可以全面判断一个借款人是否出现信用违约风险。”接近监管人士表示,对一些恶意逃脱债务的借款人可以限制他以后的融资渠道,包括房贷、车贷、个人消费贷款等,有助于督促借款人及时偿还债务,净化互联网金融的信用环境。

该人士指出,总体要坚持两方面:一是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信息进行严厉惩戒,但要保护那些正常还款和诚信的人。二是既要将恶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纳入征信系统进行限制,又要对出险平台中失联跑路的高管人员做一些限制。

他强调:“最初只是想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的信息纳入,但是根据各地、部分机构和金融办的反映,发现对一些平台特别是出险平台,失联跑路的高管信息也应该纳入失信惩戒机制。如此将责任划分两头,不能说只是强调借款人单方面,对平台、自身高管这方面也应该强调。”

全面掌握恶意逃废债信息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以下简称“99号文”)。通知指出,为严厉打击借款人的恶意废债行为,请各地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目前大概有近一百家平台报送了名单。这样对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和提高恶意逃废债的成本都具有一定作用。只有加大对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和提高成本,整个行业才能更加规范,有利于保护网贷平台乃至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称。

责任编辑:梁肖廷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