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金涌入的不止是货币基金,部分短债基金最近两个月规模大增超过50亿,更有短债基金近期规模已经冲上百亿大关。
规模效应之下,基金公司也蜂拥布局,7月以来上报的短债基金多达13只,处于变更注册流程的有9只基金。加上上半年上报的2只基金,待批的短债基金数量升至24只。
基金公司密集上报短债基金
资管新规出台之后,货币基金规模受限,银行理财产品供应不足,基金公司扎堆布局短债基金,意在抢占这一时期的产品空白期。
基金公司上报短债基金的速度在最近两个月明显加快。7月以来,中银、财通资管、招商、南方等多家基金公司合计上报了13只短债基金,接近上半年短债基金上报数量的一倍。
不少基金公司还选择通过变更注册的方式布局短债基金,新华基金申请将华立灵活配置混合等4只基金变更为短债基金,国投瑞银申请将国投瑞银顺享定债变更为恒泽中短债基金。统计显示,目前拟变更为短债基金的产品数量已达9只。这其中有6只基金已获批文迟迟未发,批文最早的时间可追溯至2017年4月,有2只基金已在运作,也有基金自2017年11月12日上报至今仍未获批。
“之前机构定制的发起式债基已经没有需求,短债基金正好受到机构零售以及电商渠道的欢迎,公司顺势将机构定制基金变更注册申请。”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如此阐述基金变更注册的缘由。
后来者是否选择继续跟进,基金公司态度有所分化。有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称目前正在准备短债基金产品方案,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仍需斟酌。
“我们也在找托管行,但目前部分大行反馈短债基金最大的风口已过,已经上报的产品也趋于饱和,可能股份制银行仍有需求。”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称:“短债基金今年或已走过了最好的行情阶段,后期若是收益率与货币基金相比拉不开差距,基金公司也会面临发行的难题,大基金公司出于产品线布局考虑还会上报,中小型基金公司或是债券投资能力不具优势的基金公司可能还要权衡是否上报短债基金。”
另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也反馈,债券市场短端收益率已从最低点反弹,销售渠道也很难同时发行多只短债基金,公司已经获批的短债基金发行时间未定,今年发行的可能性较小。
部分短债基金规模增至百亿
已经成立的短债基金规模短期内暴增,或是基金公司热衷上报短债基金的重要因素。
“我们听说业内有短债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亿。”一位正在上报短债基金的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据记者了解,行业内确有短债基金近期规模已经接近130亿,另一家基金公司的短债基金7月-8月规模增长了50亿。
“公司旗下一只短债基金规模已增至数十亿,7月规模增长很快,近期规模比较稳定。”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如此反馈。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部分银行渠道看重历史业绩,次新短债基金未能进入渠道的重点营销池,规模变动并不大。
事实上,短债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始于二季度,大成景安短融基金二季度末规模11.80亿元,相比一季度增长68%;嘉实超短债比一季度增长了两倍多;金鹰添瑞中短债二季度末规模达到63.6亿元,比一季度增长了3倍。2季度成立的平安大华短债基金首发规模15.85亿元,光大保德信超短债基金首发也有24.46亿。
“关键还是抓住了市场行情,后期即使债券市场行情回落,短债基金规模缩减至百亿之内,对于零售渠道发行的债券基金而言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上述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