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开发区,人们关注的往往都是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公司,事实上,在这些光鲜亮丽的“明星企业”背后,不少优质开发区的高速建设、高效管理、顺畅运作都离不开国企的默默付出。让我们随记者走进上海漕河泾、深圳前海开发区,一窥国企如何通过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出所在城市的样板空间。
前海控股:五年间将滩涂变新城
“得知我被调到前海工作的消息,就想过来看看这边到底怎么样。虽然知道前海就在这一片,但找了半天才发现要跨过一条铁道,经过一条小土路才能进去。”回忆起2012年8月第一次来前海时的景象,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前海控股”)总裁郭军仍然历历在目。
如今,通畅的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多达6层的交通枢纽、宽敞的区域主干道、每栋不重样的矮层建筑群、集中成片的高楼大厦……有“特区中的特区”之称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下称“前海”)从填海而成的一片滩涂起步,已初步显露出高低错落的城市天际线。
在前海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实体建设需求尤为迫切。因此而生的前海控股,在前海管理局推行的改革创新政策支持下,通过模式创新,加快前海开发建设,从一支生力军成长为主力军。
规划落地法定主体 筑牢前海建设根基
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在全面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合作中发挥先导作用。
从设立至今,前海已走过8个年头。但这片面积14.92平方公里的土地,由填海而成,直至2012年10月才基本完成软基处理堆载工程。2013年4月和6月,深圳市政府分别批复前海土地改革创新要点和前海综合规划,前海才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前海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制度创新、综合协调等工作由前海管理局负责。郭军所在的前海控股是前海管理局设立的国有全资公司,作为前海规划落地的法定主体,负责前海区域内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等。
2013年7月,前海首宗土地正式出让。也在这一月,由集装箱模块搭建的前海管理局临时办公综合楼投入使用。这两件事情,标志着前海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
截至2017年底,前海累计开通或建成20公里市政道路、2座桥梁、3公里综合管廊,区内3条地铁线路实现运营,高压线下地工程完成下地,区域集中供冷站、变电站、交通枢纽工程、治水提质工程有序推进,四条水廊道建设已全面展开,其中桂庙渠、双界河水廊道已基本建成。
“这些项目虽然看着不像高楼大厦那么起眼,但却是前海高质量完成规划建设的根基工程。”郭军说。
以地下工程为例,根据规划,地铁、市政快速路、城际铁路、停车场以及部分商业、公共服务设施设于地下,其中仅停车场、地下公共通道、商业、公共服务设施面积就达630万平方米。最具代表性的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下多达6层,覆盖了上述所有功能,建成后将成为与地上空间相得益彰的“城市倒影”。
地上的变化更是显而易见。截至目前,前海共出让土地31宗、用地面积71.94公顷、建筑面积526.96万平方米。前海在建项目约80个,累计实现62栋100米以上建筑封顶,其中包括刷新了“前海天际线”高度的前海第一栋300米塔楼——前海世茂金融中心。卓越金融中心一期、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前海自贸大厦、信利康大厦等一批重要产业项目也已投入使用。
从生力军变主力军 承担投资建设量近半
自贸新城建设指挥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前海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从2011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85亿元,7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10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占比约为23%,社会投资占比约为77%。
郭军告诉记者,2017年,前海控股在前海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政府投资的2/3。前海控股,这支因前海开发建设而生的建设力量,已从生力军变为主力军。2015年至2017年,前海控股分别完成投资(不含地价)18.75亿元、28.06亿元、39.3亿元。
截至目前,前海在基础设施方面建设投资项目超过170个,涵盖绿廊及林荫道、区域供冷管网、冷站、主次交通干道、轨道交通、地下步行环路及通道、桥梁、水环境、公园九大领域,总投资422.7亿元。其中,前海控股承担的投资建设量近半。同时,前海控股还投资建设了前海自贸大厦、前海法治大厦、深港创新中心、前海交易广场等多个重点项目。目前,前海自贸大厦已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并为前海引入世界500强公司旗下的高端服务产业。
2017年,前海启动城市新中心规划。前海管理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叶伟华告诉记者,目前前海正在研究进一步优化规划,大方向是适当降低办公体量,增加居住、大型文化设施、公园绿地等。
当前,前海控股正在配合区域规划方向,加快推进区内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创新开发模式落地 快速提升区域样貌
为了加快实体建设,前海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而前海控股作为实施主体,承担将创新举措落在实地的职责。
首先是推出1.5级土地开发模式,无需进行土地出让,通过土地租赁,快速建设短期内可投入使用的建筑。首个采取该模式开发的企业公馆项目,中标方万科用16个月建成了37栋低密度矮层建筑,对外租赁。根据协议,万科可运营管理该项目8年,享有期间的投资收益权,然后将该项目移交前海控股。之后,深港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港货中心、深港创新中心也通过这一模式,快速建成投入使用。
其次是探索单元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缩减建设工期,提高土地利用率。一个开发单元内涵盖多个地块,涉及多个项目和建设主体。为了优化整合用地功能,前海探索单元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对单元内各地块的地下空间、街坊整体形象、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设计和布局。以十九单元03街坊为例,内含顺丰、香江等7个项目,但7个项目的基坑开挖统一由前海控股实施,实现了7个项目地下空间(例如停车场)共建共享。
再次是整合建设管理流程。郭军说,前海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政府工程建设管理程序进行了简化,把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三个环节合成一个环节,委托一个公司叠加实施。“以前招三次标的,现在招一次就行了,同时避免出现问题后,三个环节互相推诿。”此外,前海还探索对项目进行集群式统筹管理,将多个小项目聚为一个大项目,吸引大型建筑企业投标,依据条件成熟程度,分若干年陆续实施。
当前前海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实之中。郭军告诉记者,新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通常情况下,最快需要15至30年时间。在前海实际开发建设的五年里,道路、管线、桥梁、公园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全面推进。土地二级开发也在推进,到今年区内累计有100万平方米可以交付使用,“这个速度其实挺快”。“未来我们将继续创新建设模式,加快建设速度,争取建设效果早日与企业入驻需求相匹配。”
漕河泾发展总公司:构建“隐形冠军”强磁场
记者 高少华 上海报道
8年前,在位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下称“漕河泾”)一处僻静办公室里,与德通讯董事长徐铁和他的几位创业伙伴开启了创业之路。8年后,与德通讯在漕河泾已成长为国内第三大手机原始设计制造商(ODM),近日还宣布成为今年在印度出货量最大的中国ODM企业,同时印尼工厂也将在年内投产……
类似与德通讯这样的“隐形冠军”在漕河泾其实不计其数,它们分布于各个高科技领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漕河泾作为众多“隐形冠军”大本营和创新创业热土,已成为目前国家级开发区中发展速度最快、单位面积投入和产出最高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之一。
企业化运作开发区 0.223%土地贡献3.5%GDP
漕河泾开发区前身是1984年建立的“上海市微电子工业区”,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微电子工业区。1988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扩建成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1991年,漕河泾又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国务院在第一批国家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唯一给漕河泾戴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帽子,漕河泾成为唯一集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为一身的开发区。
有别于国内许多地方的开发区由管委会进行管理,漕河泾自成立之初就进行体制创新,实行“人大立法、政府管理、公司运作”独特管理模式,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不设管委会而采取企业化运作的开发区。1988年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下称“漕河泾发展总公司”)成立,为国有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2亿元。根据上海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全面领导漕河泾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漕河泾发展总公司具体负责漕河泾开发区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
经过34年潜心耕耘,漕河泾已形成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环保新能源、汽车研发配套为重点产业,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的“1+5+1”产业集群框架。近十年来,园区还重点引进一大批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运营结算中心等项目,由此推动开发区向优二进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漕河泾现规划面积为14.28平方公里。2017年漕河泾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3亿元,营业收入3477亿元,利润总额336亿元,进出口总额97亿美元。“漕河泾开发区占上海的土地面积不到千分之2.23,但是每年贡献了全市GDP的3.5%,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1%,进出口额占到2%。”漕河泾开发区相关负责人称。
国家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被视为国家级经开区的“体检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漕河泾在全部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科技创新指标位居前五,其中技术合同交易额高达134.6亿元,居全国首位。
“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事。”漕河泾发展总公司总顾问陈青洲谈到园区发展经验时,将其总结为“靠发展解决困难,用创新应对挑战,以实践赢得机遇”。自成立以来,漕河泾始终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战略,采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两条腿走路等,在尺寸天地创下骄人业绩。
栽好梧桐引凤凰 3600多家中外高科技企业入驻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日,国际级人工智能交流平台——英国人工智能企业Emotech正式注册落户漕河泾。此前,商汤科技、云知声等多家国内知名人工智能企业也已入驻。漕河泾目前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约300家,预计2020年人工智能企业总营收将达900亿元。
不仅要引进“优秀种子”落地,更要助其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富瀚微电子是国内安防视频监控芯片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自入驻漕河泾创业中心孵化基地后,在创业中心帮助下,富瀚微电子从孵化基地顺利毕业,并进入漕河泾企业加速器,一路发展最终于2017年在深圳创业板挂牌上市。迄今为止,漕河泾创业中心已累计培育上市企业近30家。
近年来,漕河泾不断加大对世界500强、行业“隐形冠军”的引进,成为吸引外资和“隐形冠军”的强磁场,仅2017年就引入世界500强企业3家,行业龙头及“隐形冠军”10余家。目前漕河泾拥有中外高科技企业及研发、服务机构3600多家,其中8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设立有136家高科技企业。
据漕河泾发展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桂恩亮介绍,漕河泾始终将服务作为园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目前已探索出具有漕河泾特色的综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比如打造全链条的“引育融”联动机制,探索跨界的引才聚才载体,形成高水准持续发展路径等。
换挡发展能级提升 为城市空间再利用提供样板
改革开放40年来,开发区作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眼下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需要从以往靠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注重服务、注重软环境,在科技引领下以全产业链融合驱动发展。
近年来,漕河泾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同时也积极推动原有企业转型升级。如区内一些台资电子龙头企业,原来主要从事笔记本、服务器代工业务,漕河泾积极推动这些企业转型发展服务器和云计算业务,成立“上海市-海峡两岸云计算推广中心”,使之成为海峡两岸100多家云计算企业交流合作的有效载体。
在项目引进上,漕河泾也从之前单个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开始向完善其产业链、产业群、产业网转变,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把占有2/3比重的国内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推向这些产业链、产业群、产业网的集合体当中,从而占有一席之地。此外,漕河泾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跨界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科技园区的合作。
“漕河泾已经到了换挡发展、能级提升的关键时刻。”漕河泾发展总公司母公司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家平表示,下一步漕河泾要聚焦重点区域的开发,为上海城市空间的再利用、产业能级的再提升提供样板;加大引入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一网通办”推动产城融合、产金融合、产学研融合;另外,要在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质量、提升品牌亮度基础上追求高密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