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毋庸讳言,书号较为紧张。出版社、民营机构应该都已经感到一定的压力,但近日听到有业者认为“书号收紧是书业之殇”云云,个人却觉得并不妥当。从长远来说,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适度控制书号总量,不但不是书业之殇,而且还是书业良药,是新形势下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大使命任务,并多次提及质量问题,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参观第25届北京国际博览会时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加强内容建设,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可以说,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对出版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众所周知,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版业的产业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近两年来每年新书品种都在25万种以上,但“大而不强”,仍存在一些低质出版、低俗出版、跟风出版、无序出版等不良现象,出版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略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适度控制书号总量”是推动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比较现实有效的手段之一。以下从三方面分述之。
第一,有助于提高出版单位的原创能力。原创能力,是出版单位的核心能力,是“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在书号宽松的条件下,不少出版单位热衷于合作出版、引进出版、重复出版,对原创能力的培养和培育却不够重视,造成“空壳化”和资源浪费状况的持续出现。适度控制书号总量,某种程度上可以倒逼部分出版单位“走出舒适区”,使其重视原创能力,提高原创能力。
第二,有助于提高出版单位的专业能力。按专业分工出书,是我国出版的重要传统。但近些年来,专业分工有所淡化。不少出版单位不顾本单位的专业特点、人员优势,盲目扩大出书范围,出书质量难以保证。当前几乎家家出少儿、家家出教辅等现象便是其例。适度控制书号总量,引导出版单位重视专业分工,也有助于其提高专业能力,提高图书质量,形成专业出版特色。
第三,有助于提高编辑的地位。目前,编辑地位下滑严重,职业尊严受到挑战。编辑有地位,首先是要有作为,通过对作品的细细打磨,让作者、读者切切实实感受到编辑的重要作用,但现在不少编辑一年要编数十本书、上千万字,从“知识分子”变成“知识劳工”,甚至自嘲“制造文字垃圾”,即使想就一部书稿细细打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适当控制书号总量,让编辑从繁重的“垃圾时间”中脱身,使其有更多的精力“精雕细琢”,掌握出版的主动权,切实提高出版物质量,由此也提高了编辑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对留住人才也有极大的保证,从而为实现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另外,从法律层面来看,书号总量宏观调控制度,一直是我国出版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这在国家新闻出版署1997年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以及199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书号总量宏观调控的通知》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进入新世纪以后,出于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书号总量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措施。这对出版产业的壮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今后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在“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新形势下,适当控制书号总量,优化出书结构,提高图书整体质量,压缩低质平庸图书品种,是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
综上,以“书业之殇”来看今年的“适度控制书号总量”是不恰当、不合适的。“适度控制书号总量”有助于提高出版单位的原创能力、专业能力,有助于提高编辑的地位,是实现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出版人不应消极以待,唉声叹气,而应该面对现实,把握精神,积极应对,摒弃“广种薄收”,落实“精耕细作”,守好“责任田”,扩大“亩产量”,坚持“高质量发展”,多出版一些“拿得出、叫得响、销得久”的、双效益俱佳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