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近期密集发声,推动新三板市场深化改革。特别是对个人在二级市场买卖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对差价收入免征个税的政策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监管层动作频频,新三板深化改革或迎来“破冰实锤”。
监管层密集发声
“免征个人所得税有利于活跃新三板市场交易,从而促进企业融资,推动中小民营企业更好发展。”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安信证券新三板诸海滨团队指出,2013年以来,新三板市场稳步前行,同时面临着矛盾与冲突,如“三类股东问题”等。个税问题本质上反映出新三板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亟需完善顶层机制。此次明确对个人在二级市场买卖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对差价收入免征个税,新三板作为独立市场的定位进一步明确。未来,更多问题将逐步落实解决。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利好发布的规格之高超乎预期。这显示了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监管部门近期密集发声,提出抓紧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新三板深化改革的脚步将加快。
8月25日,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论坛上表示,新三板未来改革具备庞大的企业基础、领先的制度基础和风险控制能力。下一步如何改革已经有了答案,很多政策正在路上。
“这些动作传递出积极信号。”张驰说,“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大量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严峻的挑战。僵局亟待突破,市场对改革的呼声很高。”
张驰进一步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推出多项改革政策的关口。不远的将来,一些重磅的改革制度可能推向市场。
申万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刘靖则认为,新三板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管理层比较谨慎,关于市场的实质定位以及分层具体措施都要经过严密论证。近期监管层的发声,对于触及到精选层的,论调依然是论证必要性和可行性。“政策出台不会太早,当然也不会太晚。”
市场分层成抓手
隋强近期指出,下一步新三板改革仍然需要以市场分层为抓手,着力解决发行融资、并购重组、交易定价、政策衔接等市场痛点,全面提升市场的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
既然改革是以市场分层为抓手,则总结过去分层制度的成绩与不足、经验及教训尤为重要。新三板分层制度自2016年6月开始实施,2017年12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发布,对原有的分层制度作出了一些调整。
对于分层制度实行3年多以来的成绩与不足,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组长彭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分层制度是新三板的特色制度,是对海量市场进行分类管理的有效方法。从运行效果看,不管是在融资还是交易方面,创新层企业得到的关注度均有所提高。同时,分层制度为投资人降低信息收集成本有很大帮助。
张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创新层带动了新三板市场整体的交易与融资活力。从数据看,创新层企业数量仅为整个市场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市场交易额和融资额占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大多数资金和流动性集中在创新层企业。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指出,首先,分层制度实现新三板初步的分层分类管理;其次,初步实现差异化制度供给;第三,引导新三板企业不断走向规范化;第四,为未来深化新三板改革推出精选层积累了经验。
周运南进一步指出,当前的分层制度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市场所期待的创新层差异化制度供给偏少;其次,创新层企业所享受的分层红利和义务并不对等;第三,创新层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企业对入选创新层的动力不足。
其中,创新层企业得到的政策红利与义务不对等尤为关键。张弛表示,分层实际上需要对创新层进行差异化制度安排。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更多的是严格管理而缺乏实质性优惠政策,企业进入或留在创新层需要耗费较高成本但收获甚少,处境比较尴尬。
对于创新层差异化制度供给偏少、偏慢的原因,东北证券研究总监、新三板首席研究员付立春表示,主要由于创新层几个标准筛选出来的企业差异较大,难以对这些企业进行统一的优化制度配给。另外,创新层企业的规范性、持续性、成长性没有得到良好保障,进出变化较大。“新三板的分层制度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刘靖建议,分层的着眼点应该在信息披露和流动性,不应该仅以财务指标为分层依据,因为财务指标相对容易受到操纵;要紧扣公司需求,推动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异化需求,出发点不是为了挑出好公司,而是满足不同规模、阶段企业的特性。比如,基础层公司是否需要做市,如何制定合适的信息披露制度,这些都可以探讨。
“分层制度实行至今,创新层和基础层的差异化已经有所体现,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竞价交易制度、可转债发行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这也是需要深化分层改革的原因。”刘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