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写室》 包慧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缮写室是欧洲中世纪制作书籍的地方,但《缮写室》不是一本关于中古手抄本或者它们的缮写员的书,而是中世纪文学博士、诗人包慧怡的一本私人文学地理,一本记录在其成长过程中影响甚远的作家及其作品的阅读笔记。对于莎士比亚、刘易斯 • 卡罗尔、王尔德、“珍珠”诗人、安吉拉 · 卡特、甚至米开朗琪罗的珍视与读解,不仅呈现出作为手艺人论手艺的精妙细腻,更表现出以写作这门手艺为自己在这流离溃散的世界筑造真正之家的努力。这本书阅读的终结,也将带来另一本以至更多本的开始。
编辑推荐:
对爱丽丝仙境、骑士文学、肖像传统、中世纪花园、中古地图的非典型解读
谈莎士比亚,王尔德,路易斯·卡罗尔,安吉拉·卡特中体现手艺人论手艺的精妙
在中世纪以来漫长的书写传统,和一间小小的书房之间,你得以理解一位作家的历程。—许知远
封面底图来自中世纪最早用俗语写作的女作家之一、克里斯蒂娜·德·皮桑的《女王之书》手稿
(“作者肖像页”,巴黎,约1410年,BL MS Harley 4431, fol。 4r )。
作者简介:
包慧怡,1985年生于上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讲师,上海市“浦江人才”学者。出版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散文集《翡翠岛编年》;出版译著十二种,包括毕肖普诗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普拉斯诗集《爱丽尔》、《岛屿和远航:当代爱尔兰四诗人选》等。获中国首届书店文学奖、DJS—诗东西评论奖、爱尔兰文学交流会国际译者奖。
专家推荐:
国内年轻一代的英国文学学者群中,慧怡秀出班行。她本有诗人的敏锐和笔触,近年来对于西欧中世纪文化的深入学习和训练,又给了她一双画家的眼睛。在这图文并茂的二十来篇小品里,她以从容不迫的步伐,游走于诗歌、小说、批评、绘画,以至地图和电视剧之间,为真心喜爱文学和艺术的读者摆下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盛宴。——叶扬(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比较文学教授)
慧怡这本书绚烂夺目,流畅可亲;它是一管伪通俗学术万花筒:我偷窥了作者在缮写室里私密的异时空变装戏。如果你有西学品味,如果你够慧黠,你也看得见。——卢丽安(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英文系教授)
在中世纪以来漫长的书写传统,和一间小小的书房之间,你得以理解一位作家的历程。——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
读慧怡的书,疑为多宝道人女身入世,文字布施,渡人渡己,幻妙万方,观者神迷。—— 范晔(北京大学西葡语系副教授)
后记:
缮写室(scriptorium)是欧洲中世纪制作书籍的地方,但《缮写室》不是一本关于中古手 抄本或者它们的缮写员的书。简而言之,这本书写的是那些在我生命的“软蜡期”刻下过特 殊形状的作家们。软蜡,因为他们大多是我青 少年时代就已遭遇和喜爱的作家,是我个人阅读史上较为接近起点的那些路标。而我写下关于他们的文字时,也处于自己(作为一名写作 者)的软蜡期——书中超过一半的文章写于 25 岁之前,最早的一篇(《身为艺术家的批评家》) 写于 20 岁。
莎士比亚、刘易斯 • 卡罗尔、王尔德、“珍珠”诗人。。。。。。我曾经想要藏起自己对他们的钟情,藏起写下过的所有关于他们的片段,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检视起点更可怕的事了。然而, 同样可怕而正确的一件事是,“关于你自己,再没有什么比年少时热爱的作家能告诉你更多”。 我已经过了年轻到拒绝了解自己的年纪。
2
本书中被评论的那些作家,用布罗茨基的话说,是我想要 取悦的影子。他们是多年来活跃于我心灵缮写室中的隐形人。
“隐形”,一如中世纪作者对“原创性”的理解——他们往往把 本人的独立贡献藏起,宣称自己的作品不过是对前人的汇编。 比如莱亚门(Layamon)就在长诗《布鲁特》(Brut)的序言 中说:“莱亚门把这些书摊开在面前,并且翻动书页。。。。。。摘录 下他认为可靠的那些段落,并把这三个文本压缩成一部完整的 书”——今日作家对抄袭嫌疑避之不及,莱亚门却公开说自己 是个抄书员。乔叟在《善良女子殉情记》引子中自称拾穗者:“于是我步其后尘,俯首拾穗 / 如能捡到他们遗留的任何好词 句 / 我的心里就会充满了喜悦”;又在《特洛伊罗斯与克丽希 达》第二卷序言中言之凿凿,“我所写情感并非个人杜撰 / 而 只是把拉丁语译成本国的语言。。。。。。如有的词语不妥,并非我的 过错 / 因为我只是复述了原作者的话”。
此类看似过分谨慎的自我保护,其实深深植根于中世纪的手抄本文化——每一本书都以珍贵的手绘插图或独一无二的首 字母装饰令人目眩神迷,每一本书都耗费巨大人力且不可能完 美复制。在这个今天业已消失的文化基础上,写作者首先是一 名书籍制作者。恰如波纳文图拉在十三世纪所言:“有时一个 人兼写别人和自己的字,但以别人的字为主。。。。。。他就不能被称 为作家,而只是评论者。又或一个人兼写自己和别人的字,而 用别人的字来作为证据,他就应该被称为作者。”若要把波纳 文图拉的标准搬到今天,那么所有“兼写别人和自己的字,但 以别人的字为主”者——大部分书评和文艺评论作者——都将 被逐出“作者”的行列,只能被归入“评论者”。
在这一意义上,《缮写室》没有一个可被指认的作者。与 其说它是我的个人“作品”,不如把它看成一块“织物”。
古 英 语 中 ,“ 女 人 ”( w i f ) 一 词 来 自 名 词 “ 织 物 ” (webbe),并且可以进一步追溯到动词“编织”(webbian)。在 伊萨卡,佩内洛普白天编织,晚上拆毁织物,在这样的循环 往复中度过了等待丈夫从特洛伊归家的二十年,捱过了两部荷 马史诗的长度,推迟了一百零八名求婚者的进攻——翻飞于佩 内洛普指间的岂是奥德修斯父亲的殓衣,却是光阴本身,是被“编织”这个动作锁入台风眼而悬停的时间。在编织中成为女 人,在编织中成为主人。假如佩内洛普未能以编织拖延那一百 零八个求婚者,她失去的将不仅是对自己身体的主权,还有对 伊萨卡的主权,她还将失去未如人们所料在战争中死去的奥德 修斯;荷马将失去他的《奥德赛》。
“评论者”的工作恰是“编织”。作者和作品的影子是他的 布料,深陷阅读中的目光是线;在阅读中触摸文法的经纬,在 编织中抵达存在。评论是一种缺席在场的写作。
3
缮写室文化——或曰手抄本文化——使得博尔赫斯笔下的 通天塔图书馆不再是一种比喻,而是一张实实在在的、由书籍 及其互文性叠织而成的巨网。艾柯《玫瑰的名字》中迷宫的原 型就是这种手抄本文化。作品作为书,其内涵和外延往往边界 模糊。由于以现代标准衡量的文献可靠性、翻译准确性和文学 原创性在一部典型的中世纪作品中都几乎无法找到,我们常常 难以断定哪儿是一本书的终结,哪儿是另一本的开始。在这一 意义上,可以说,所有的中世纪 作品都是匿名的。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说,所有的评论在本体论意义上都是匿名的。
不过本书的织架上并不纯然是影子,还有编织者自己的生 命。虽然成年之后的光阴大多献给了写论文、写专著、写诗和故事,我并未忘记,自己最初想成为的写作者,是那种为世上 某个角落里的陌生人完成一次“点亮”的写作者。
点亮是一种邀请,推门的动作却必须由陌生人亲自完成, 为了此刻他或她内心深处的灵犀一现,为了让更多陌生人悄然 加入这传递火光的亘古队列。
我亦曾这样被点亮,并循这微小的火光来到此地。手捧这本小书的陌生人,愿你们能走得更远,直到地图之外的地方。
4
我要感谢我的本科和硕士导师谈峥教授,本书中那些成文最早的篇章均首发于谈老师时任总策划的《译文》期刊。尽管这本期刊已于10年前停刊,它赋予一个年轻写作者的分享的愉悦是不可替代的。在书写评论之路上,谈老师给了我最初也是最宝贵的一份自信。
还要感谢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叶扬教授,从我在他的《诗与诗学》研究生课上担任助教至今已一晃十个年头,一路得到叶老师的言传身教,是我的幸运。
感谢陆谷孙教授,距您猝然离开我们已经快两年了,可我有时走在国福路那几棵柳树下,依然会在某个抬头的瞬间错觉又见到您。
感谢卢丽安教授和范晔教授等几位前辈热心推荐这本小书。
首发本书其他篇章的编辑老师包括但不限于:《上海文化》的吴亮先生和张定浩先生、《读书》的祝晓凤先生、《城市画报》的陈蕾女士、《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盛韵女士和张明扬先生、《书城》的彭伦先生、《新知》的苗炜先生、《澎湃》的李丹女士等,谨在此一并致谢。也谢谢《读品》的梁捷和周鸣之、《延河》的贾勤、《凤凰·读书》的严彬等友人刊发部分章节的局部内容。
谢谢我的编辑顾晓清,她在做书这件事上的精益求精,让我感到假如在中世纪,她会是一名最优秀的缮写士。
我的先生拾穗人为本书绘制了基于“世界之布”(中世纪T-O地图)的索引,直观地呈现出一种阅读的经纬。谢谢你七年来一直是我最可靠的战友。
谢谢始终爱我如我所是的母亲,以及同样如此的父亲,虽然父亲再也无法读到这本书——虽然父亲终会读到这本书。
还要谢谢我的外祖父,他那间阴暗、并不宽绰、宛如迷宫的书房在童年的我眼中就是天堂本身,是我生命中的第一座缮写室。
最后,读到这一页的每一位,感谢我们的相逢。
包慧怡
2018年6月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