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近八成公司股价下跌 兜底式增持承诺能否兑现

2018-09-18 08:16  中国证券报   欧阳春香 董添

市场大幅调整之际,兜底式增持潮再起。进入9月,已有花园生物、美芝股份、荣科科技等数家公司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告。而2017年6月的兜底式增持潮锁定期已过,但目前只有1家公司公告了兜底补偿情况。

到底是“兜底”还是“忽悠”?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部分公司股价跌幅远超指数,市值缩水严重,大股东股权质押面临平仓风险。出于市值管理目的,兜底式增持受到大股东热捧。从目前情况看,多数公司承诺到期后没有披露补偿情况。这反映出信披制度尚需完善。如果承诺不能兑现,“兜底式”增持倡议的作用将弱化。

兑现寥寥

2017年6月,A股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奋达科技、凯美特气、科陆电子等公司拉开了一轮“兜底式”增持序幕。多家公司股价因此连续涨停,“兜底式”增持一度成为稳定股价的利器。仅2017年6月6日就有10家上市公司实控人或董事长向员工发出兜底式增持倡议。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7年,共有36家A股公司发起了兜底式增持37次。相关公司董事长或实控人倡议,公司员工或供应商以个人身份进行增持,一旦持有半年或一年以上,实控人将对所有亏损进行“兜底”。在上述37个兜底式增持案例中,21个于2017年6月期间发布。其中,科陆电子发起了两次“兜底式”增持倡议。

总体看,“兜底”承诺对股价的提升作用不具备持续性。如果时间线拉长到一年,上述公司近八成股价出现下跌,7只股票跌幅超30%。在上述“兜底式”增持倡议中,增持资金达到1.13亿元。如果全部兜底,这些公司的“兜底方”合计要掏出1889万元。

上述案例的承诺“锁定期”多为12个月。这意味着大部分公司目前已经过了承诺兑现期。对于兜底补偿情况,上市公司公告回应寥寥。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只有安居宝一家公司发布了董事长兜底补偿完成情况的公告。

2017年6月5日,安居宝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告。增持期间,21名员工增持公司26.56万股股票,增持均价为9.03元/股。2018年6月14日,公司公告称,截至6月8日,符合补偿条件员工合计18人,该部分员工持股合计25.31万股,需补偿金额合计100.53万元,公司董事长已于6月13日补偿完毕。

承诺到期,“兑现”的公告却很少。中青宝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虽然12个月的兜底增持承诺期,但考虑到员工集中减持对公司股价的压力,因此公司将减持时间推迟到了2018年12月31日。中青宝此前公告,若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仍未减持完毕的,按剩余股份当日市值及前期卖出所得综合计算,若有亏损,予以补偿。中国证券报记者联系了其他几家公司,但均未得到回复。

责任编辑:吴芃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