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强化风险甄别 债基投研宏观微观两手抓

2018-09-26 08:09  上海证券报   吴晓婧

盯住“通胀、经济和货币信贷”三大宏观指标,是非常经典的传统债券分析框架,如今,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发现,依靠简单的宏观研究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债券的研究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将宏观与微观视角相结合,进行精细化个券研究,才有望获得阿尔法收益。

随着债券违约多发,多只债基因为“踩雷”,导致净值大幅下滑。业内人士感慨,这是中国债市和公募基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必将使机构投资者更加注重甄别债券的信用风险。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9月21日,今年以来,共计390只债券型基金收益为负,其中,22只债券型基金亏损超过10%。某只“踩雷”的债基净值跌幅甚至达到48%,而另一只北京某公司旗下的债基也因为“踩雷”净值下跌了32%。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董事长判断,债券市场投研将会发生巨大变化。该董事长曾在大型险资担任过投资总监。他认为,在打破刚兑的预期下,今年以来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且规模迅速上升。未来做债券投资,不能仅从票面研究看其价值,还需要真正对发债主体进行深入调研。如果没有相应的研究功底,不能对债券的风险进行识别,则难免会“踩雷”。

长信基金混合债券部总监秦娟表示,以往做债券投资,更侧重货币政策和宏观层面的研究,但未来货币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少,利率也难以出现大开大合的波动,这意味着,未来债券投资需要“精耕细作”,进行“微观化”的研究,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秦娟认为,未来债券研究与股票研究会有更多相同点,大家比拼的是个券挖掘能力。

在去杠杆的过程中,秦娟观察到,竞争力弱、经营不善的企业正逐步被市场所淘汰。优秀企业会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强者恒强的逻辑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值得注意的是,债券违约主体增多,上市公司也难以幸免,部分公募基金“踩雷”后遭遇巨额赎回,进一步扩大了净值损失,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监管的重视,并于9月中旬下发《机构监管情况通报》。

据了解,监管部门主要对流动性管理、信用评级管理、估值管理等方面提出五大要求,包括加强投资者结构与组合资产流动性的匹配管理,降低巨额赎回的影响,以及强化组合投资原则,重仓债券应有充分且持续的研究支持和内部信用评级管理。

华宝证券分析师认为,在经济增速承压、刚兑打破的环境下,固收团队的信用评级及信用定价能力开始逐渐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随着未来定价体系逐步成熟,这也将成为债券基金又一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

责任编辑:郝梦圆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